地名:文山村 | 隶属:前亭镇 |
区划代码:350623110205 | 代码前6位:350623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闽E |
长途区号:0596 | 邮政编码:363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四面群山环绕,山脉细小且山山相连,地势并不险峻,山地众多,看起来显得密密麻麻,围在群山之间的村社就是个小山包社,称为麻山。又因方言“文”与“麻”谐音,故取名“文山”。
基本介绍:
文山村位于前亭镇北部风柜斗岭西边,是漳浦县东北部最边远的山区,东隔风柜斗岭与龙海市港尾镇东坑村交界,最北端文山村石人头自然村北隔虎形山与龙海市浮宫镇八坑村接壤,最西端文山村官路自然村西隔赤兰溪水库与龙海市白水镇郊边村相望,南隔石过陂水库与马坪镇仙都村相望,东南邻前亭镇刘下村,全村处在丘陵地带,赤兰溪水库延伸到本村的官路自然村,距漳州50公里,距漳浦县城60公里,村道水泥路与市道港佛线相接。
[经济状况与基本设施]全村水田700亩,1969年赤兰溪水库建成蓄水,受淹水田250亩,现存450亩,山地6660亩,农业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自种自食。水果以杨梅、龙眼、荔枝为名,全村50%左右的劳
历史沿革:
文山明清时代属二十三都。
民国初期属外东区。
1934年起属楼下保辖,随着政区的屡次编并,楼下保先后属前亭联保、林前乡、前坪乡辖。
新中国初期,属第五区(佛昙区)的文山乡。
1952年合并于楼下乡,农业合作化后组成文山生产合作社。
1958年9月属佛昙公社楼下管理区的文山大队。
1961年7月属前亭公社辖的文山大队。
1984年属前亭乡文山村。
1992年属前亭镇文山村。
自命名起沿用至今。
周边相关:
文山村附近有天福茶博物院、漳州花博园、漳州东南花都花博园景区、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唐山过台湾石雕园、漳浦六鳌翡翠湾滨海度假区等旅游景点,有旧镇大蚝、漳浦沙西红鲟、乌石荔枝、沙西榕树盆景、深土紫菜、杜浔酥糖等特产,有漳浦剪纸、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浦南古傩、民间信俗(三平祖师信俗)、锦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