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寨村 | 隶属:沙西镇 |
区划代码:350623114204 | 代码前6位:350623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闽E |
长途区号:0596 | 邮政编码:363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追溯到唐末五代,梁山鸡笼山岩下有贼王寨,名曰“娘寨”(又名“顶寨”),与梁山南麓滨海名曰“下寨”的小岛屿互相呼应,下寨听令顶寨抢劫过往北沟货船。传说北宋初“乞身皇口罗隐”到下寨向渔民乞无饭,因而咒语“下寨渔,上水臭”,“下寨鱼,臭臭也香,臭臭也值钱”,故名。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下寨村被命名为2023年福建省卫生村。
基本介绍:
下寨村位于沙西镇西南部,北邻庵兜村,西邻白衣村,东邻涂楼村,南临漳江入海口,面对下寨码头及石矾塔,省道漳东线公路和漳诏高速公路从村北通过。
政区沿革
清代属白衣保管辖。民国时期属涂楼乡(后合并于屿头乡)的下寨保。新中国初期属十二区(沙西区)的下寨乡,1955年十二区合并于杜浔区,1958年9月属杜浔公社的下寨大队,1961年改属沙西公社,今属沙西镇下寨村。村辖下寨、潘寮二个自然村,有650户,2680人。其中下寨608户,人口2494人,潘寮42户,186人。
姓氏源流
下寨以李姓为主,李姓有539户,2124人,建有祖祠绍光堂,开基于明代,其祖源自庄前,庄前之祖于元代
历史沿革:
明属漳浦县十都。
清顺治年间属白衣保。
康熙三十九年(1700)属铜山营镇标左营白衣保管辖下寨社,属港里保管辖丰和社(今潘寮)。
民国初年属南区,1928年属第二自治区,1940年属涂楼乡(1944年改为屿头乡)下寨保。
新中国初期属十二区下寨乡,1955年属杜浔区下寨乡。
1958年9月属杜浔公社下寨管理区下寨大队。
1961年属沙西公社下寨大队。
1984年9月属沙西乡(1993年乡改为镇)下寨村。
周边相关:
下寨村附近有福建土楼、福建土楼(南靖)旅游景区、天福茶博物院、三平风景区、东山风动石景区等旅游景点,有平和琯溪蜜柚、漳州芦柑、云霄枇杷、东山鲍鱼、白芽奇兰茶等特产,有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浦南古傩、民间信俗(三平祖师信俗)、锦歌、东山歌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