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南平市 > 政和县 > 杨源乡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杨源乡

[移动版]
地名:杨源乡隶属政和县
区划代码:350725202代码前6位:350725
行政区域:福建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闽H
长途区号:0599 邮政编码:353000
辖区面积:约24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1.8万人
人口密度:74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杨源村~202乡中心区
杨源村位于政和县东南部,为乡政府所在地,省下派书记所在村,平均海拔860米,年均气温14.7℃,距县城33公里,国道202线、县道833线穿村而过,宁…[详细]
桃洋村~203村庄
桃洋村 明朝张、黄两姓开基,村建于地形如桃、后山似蟹的田洋上,原名蟹里,后改为桃洋。民国末期有住宅25栋,住40户275人。1988年全村住宅62栋,…[详细]
上庄村~204村庄
上庄村 元时高姓建村,先后建有富村、坪洋、上洋三村,原称际头,后并为一村,取名上村,后又改称上庄村。海拔1188米,为全县海拔最高村庄之一。民国末期有…[详细]
翠溪村~205村庄
翠溪村 明时郑姓建村于溪边竹林下,取名翠竹溪;清光绪二十三年,改以翠溪河名为村名。民国末期有住宅40余栋,住54户285人。1988年有住宅75栋,住…[详细]
大溪村~206村庄
大溪村 原为荒山野林。约在700多年前黄姓祖先开荒造田建房居住。因有大溪沿村流过而得村名,村庄座落在洋田中,视野广阔,景色秀丽。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有住…[详细]
富坂村~207村庄
富坂村 清朝陈姓建村,原名后坂,地处田洋旁。因“后”与“富”方言谐音,改称富坂。现为富坂行政村驻地。民国末期有住宅13栋,住27户124人。村中有5株…[详细]
茶林村~208村庄
茶林村 茶林行政村驻地富竹源,原名苦竹源,因四周苦竹繁茂而得名,为李姓开基。后认为“苦竹”为名不吉利,故改名富竹源。民国末期有住宅25余栋,住38户1…[详细]
禾洋村~209村庄
因村庄内多榅树,故名。民国29年设禾洋保,属杨源乡;1958年设禾洋大队,属前进公社;1997年从茶林村分出,设立禾洋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岭头村~210村庄
岭头村 因村庄地势高,来往皆需爬岭,故名岭头,吴姓开基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清中叶后,岭头四平戏班曾轰动于四周村庄,戏曲活动活跃。民国末期有住宅5…[详细]
筠竹坑村~211村庄
筠竹坑村,861人,辖筠竹坑、新村两个自然村,村内有水尾桥、五峰庙。主要以花菜和烟叶为经济作物。农家的自制地瓜干在全县是名列前茅。…[详细]
王大厝村~212村庄
王大厝村 宋时黄姓建村,取名黄大厝,后改成王大厝。民国末期有住宅44栋,住82户320人。1988年全村有住宅74栋,住115户560人,其中有4栋为…[详细]
楼下村~213村庄
杨源乡楼下村辖天井洋、楼下、墘头、龙滩四个自然村,现有人口1390人。种植烟叶、高山蔬菜、高山小茶、锥栗、油茶等经济作物。 …[详细]
坂头村~214村庄
坂头村 唐时,坂头村曾分为东面坂头、西面下池和南面下林(今竹头)三处。东面坂头为魏叶两姓建村,祝姓和陈姓分别在下池和下林居住。清时,陈姓家族兴旺,另三…[详细]
洞宫村~215村庄
洞宫村 洞宫行政村驻地西门村。1985年因兴建九层际电站需要,原洞宫行政村驻地洞宫村陆续迁移至西门村、乡林场等地安置。1986年其村部也迁移至西门村。…[详细]
西岩村~216村庄
西岩村 分里西岩、外西岩2个自然村,行政村驻地外西岩村。外西岩村系张姓开基,全村均姓张,讲周宁县方言。地处杨源乡东南端,为最僻远村庄。民国末期有住宅3…[详细]

地名由来:

相传公元889年,张氏兄弟在此开基建村,原名黄源村,因村中有一片柳树,别称“柳州”,后改称杨源村至今。

荣誉排行: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杨源乡上榜。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杨源乡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政和县辖乡。1954年设杨源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当溪上游,距县城29公里。面积242平方公里,人口1.8万。安嵩公路经此。辖杨源、大溪、岭头、茶林、富坂、桃洋、王大厝、翠溪、上庄、坂头、西岩、洞宫、楼下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砖瓦、木材加工、制茶、陶瓷、电控器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和反季节蔬菜,兼产茶叶、油茶、苹果。洞宫山风景区在境内。1936年,0闽赣省委于大窠树成立。

文化旅游:

政和洞宫山

洞宫山风景区省级风景区,位于杨源乡境内,距县城70千米。景区总面积50平方千米,因山有巨石似“宫”字,故名。相传商周时魏、虞二真人在此炼丹飞升,禅家称“琅环福地”、“无为神化洞天”,被誉为“

龙滩桥

龙滩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杨源乡楼下村龙滩自然村的翠溪峡谷中,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洋景区仅2公里。该桥于1962年底动工建造,1965年建成,历时3年多,共使用百年以上树龄杉木800

铁坑李三娘祖殿

铁坑李三娘祖殿位于政和县杨源乡杨源村,年代为清。简介:坐东北朝西南,由大殿、戏台、梳妆楼等组成,建于山涧之上,山间小路从戏台和大殿之中间穿过,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大殿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

坂头花桥

坂头花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杨源乡坂头村蟠溪上。始建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清康熙、道光年间二次重修,咸丰三年(1853年)重建,民国元年(1911年)毁于火,民国3年重建。1

下坂桥

下坂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杨源乡王大厝村下坂自然村的当溪上,为典型八字撑木拱廊桥。创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十月,光绪十一年(1885年)八月重建,现建筑为1987年6月重修。该桥

政和朱氏祠堂

政和朱氏祠堂位于政和县杨源乡茶林村进坑自然村,时代为清代。政和朱氏祠堂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宋政和立县时属关隶乡,后改名政和乡。

明景泰六年政和乡改为善政乡,杨源属之,沿袭至民国初。

1940年,撤联保立杨源乡,隶二区。

1944年撤区并乡,杨源隶下庄乡。

1951年2月复设杨源(凤山)乡仍隶二区,1954年8月以杨源、下庄增设第七区,区署驻下庄。

1955年3月区治移至杨源。

1956年4月撤销第七区,杨源乡隶镇前区。

1958年6月合并乡镇,原杨源、上庄、王大厝3乡合并为杨源乡。

至此,境域基本稳定

+查看详细杨源乡历史沿革>>


以下地名与杨源乡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