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阿坞镇 | 隶属:宕昌县 |
区划代码:621223106 | 代码前6位:621223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K |
长途区号:0939 | 邮政编码:746000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13万人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西固村 | ~200 | 村庄 | 元朝世祖至元年间元朝廷在今岷州设立西固城军民千户所,取西疆巩固之意。后由于元末农民起义战争,部分城聚居民避难在此,命名此地为西固。后明朝年间,有西固村…[详细] |
各竜村 | ~201 | 镇中心区 | 解放前称各龙大庄,解放后改称各竜庄,现称各竜村民委员会。…[详细] |
别竜沟村 | ~202 | 村庄 | 元朝末期就有藏族部落居住在此地,将此地命名为别竜庄,后因为部落战争和族群战争,汉族取代藏族成为这里的主要民族,时人称作别竜沟,后为别竜沟村。1949年…[详细] |
别竜村 | ~203 | 村庄 | 元朝末期就有藏族部落居住在此地,将此地命名为别竜庄,后因为部落战争和族群战争,汉族取代藏族成为这里的主要民族,时人称作别竜,后为别竜村。…[详细] |
阿坞村 | ~204 | 镇中心区 | 唐朝五代十国年间(公元923-936年)原为草滩,后在大宋年间外来羌人移民至此,称为阿坞庄。…[详细] |
哈达村 | ~205 | 村庄 | 据老人们传说,自明、清时期,由于战乱或其他原因,这里的人们大多是从四川、舟曲、甘南等地迁徙而来的藏族、汉族的人们,所以哈达拉古这个地名属于藏语,有圣贤…[详细] |
麻界村 | ~206 | 镇中心区 | 大概在宋朝年间,该村有包氏居住,因该村与岷县麻子穿相近,故取名麻界。…[详细] |
叶扎村 | ~207 | 村庄 | 叶扎为藏语,意为石崖下面的村庄。解放后一直为叶扎村,至1969年叶扎村、麻界村合为卫东村,1973年更名为麻界大队,1978年后半年从麻界大队分离出来…[详细] |
西迭村 | ~208 | 村庄 | 西迭村含义来历有两说:一是西部有叠山,“迭”取“叠”谐音,故名。…[详细] |
粗路村 | ~209 | 村庄 | 藏语粗竜沟,汉语南面的水沟,后转换为粗路村。…[详细] |
耙石村 | ~210 | 村庄 | 据查明朝崇祯年间建村时有翟、苏两大户商议,故命名为耙石村。…[详细] |
坞麻村 | ~211 | 村庄 | 坞,即为城堡的意思,坞麻为古代军事要地,故称为坞麻堡子。…[详细] |
地名由来:
“阿”为羌藏语首字,“坞”为构筑在村落外围的屏障。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岷州卫人于敖特遣庞参将回乡修筑阿坞城堡,因而得名。
基本介绍:
阿坞乡位于宕昌县北端,距县城45公里,北距岷县县城95公里,既是宕昌的北大门,又是陇南的北大门。全乡辖12个行政村,63个合作社,2418户,11311人,有劳动力5700人。全乡总面积116640亩,其中耕地面积21805亩,人均2.4亩。平均海拔240C米,无霜期160天,四季分明,宜药适粮。
国道212线纵贯全乡,目前,全乡已村村通路、通电、通电视、通水、通移动电话及三个村通程控电话的“六通”目标。阿坞乡是“岷归”的主产区,年种植当归、黄芪、大黄等 5000亩左右。近两年退耕还林3万亩,生态环境大为改善,是全县重点开发乡镇之一。2000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690万元,人均纯收入69
历史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设西叠乡。
1949年后,境内先后设别竜、耙石、各竜乡。
1958年9月,粑石乡与牛家乡、白龙镇合建白龙公社。
1961年,白龙公社析设阿坞公社。
1983年11月,阿坞公社改阿坞乡。
2016年,阿坞乡撤乡设镇,改为阿坞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