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甘肃省 > 陇南市 > 成县 > 陈院镇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陈院镇

[移动版]
地名:陈院镇隶属成县
区划代码:621221109代码前6位:621221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甘K
长途区号:0939 邮政编码:746000
人口数量:约8546人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七盘村~200村庄
以河流地貌故名。合作社化建同名高级社,公社化并入龙门管理区,1962年析出七盘生产大队,1968年更名“长青”大队,1970年恢复原称,1983年5月…[详细]
梁楼村~201村庄
旧时以该村临近一处著名楼房故名。合作化、公社化时为梁楼合作社、生产大队;1983年由梁楼生产大队改称梁楼村民委员会。…[详细]
陈庄村~202镇中心区
陈姓居民居多而得名,陈姓为江西义门县陈丰民的后代,据记载陈家大庄村在明朝天启年间曾有先祖陈天佑(字上表),在湖广常德府任知府,20世纪50年代在陈家老…[详细]
玉泉村~203村庄
因村内有一水泉,其水供全村人畜饮用,水流充沛,从未断流,由于水泉之水从地下石头中流出,因此取名为玉泉,故而得名。…[详细]
芦沟村~204村庄
以姓氏地貌故名。合作化、公社化为高级社、生产大队,1968年更名“立新”大队,次年恢复原称,1983年5月由卢沟生产大队改称卢沟村民委员会。…[详细]
大垭村~205村庄
合作化、生产化时期为大垭生产大队,1958年为成县陈院公社大垭大队,1968年更名“红星”大队,1970年恢复原称,1983年5月由大垭生产大队改称大…[详细]
大壳村~206村庄
以地貌故名,村庄多集中在湾梁交错地带,如之外壳,故称作“大壳”。…[详细]
白马寺村~207村庄
以临近白马寺寺庙得名。在镇西丘陵川坝区。…[详细]
李山村~208村庄
李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半山村~209村庄
半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武山村~210村庄
建国初属白马庙高级合作社,1960年析出武家山大队,1968年更名“永红”大队,1970年恢复原称,1983年5月由武山生产大队改称武山村民委员会。…[详细]
马坝村~211村庄
合作化、公社化时期为马坝合作社、生产大队;“70年代”更名为红星大队,1970年恢复原称,1983年由马坝生产大队改称马坝村民委员会。…[详细]
龙门村~212村庄
龙门山由二郎乡流下来的两条河流相夹而耸立,两河在山前磨坝峡交汇而成一河,山陡峭而狭窄,犹如一扇门,故称龙门,进峡门上面的山则称其山为龙门山。…[详细]
冰林村~213村庄
以盛产冰洲石矿及地处林缘故名。公社化时属龙门管理区,1961年析出为龙门上大队,1968年改“红缨”大队,七十年代初恢复冰林原称,1983年由冰林生产…[详细]

地名由来:

陈院镇因镇政府所在地为陈家大院而得名。

基本介绍:

自然环境:陈院镇北距县城5公里,总土地面积11.39万亩,耕地面积2.66万亩。平均海拔1230米,年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雨量700毫米,全年无霜期209天。

行政区划:辖14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460户,乡镇总人口10769人,乡镇从业人员5495人。

六通情况:14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7个村通自来水、通电话,3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6所,教师82人,在校学生2046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7人,病床12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3628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973公顷,粮食总产量9216吨,农民人

+查看详细陈院镇概况>>

历史沿革:

明朝时期,属城北里。

清朝时期,属城北里,民国元年(1912年)后,置龙门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设陈院乡。

1958年11月,并入成川公社。

1961年4月,建陈院公社。

1968年4月,改为卫东公社。

1970年8月,复为陈院公社。

1983年7月,陈院公社改陈院乡。

1985年9月,撤销陈院乡,设立陈院镇。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