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甘肃省 > 临夏州 > 广河县 > 城关镇

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城关镇

[移动版]
地名:城关镇隶属广河县
区划代码:622924100代码前6位:622924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甘N
长途区号:0930 邮政编码:731100
人口数量:约6.8万人
下辖地区:4个社区、13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河北社区~002镇中心区
地处城关镇广通河以北,故称城关镇河北社区。…[详细]
滨河社区~003镇乡结合区
滨河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东街社区~004镇乡结合区
东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西街社区~005镇乡结合区
西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石那奴村~201村庄
相传青海地方有一个石那的地方,有一个人名字叫奴,他来到此地定居,故而起名石那奴。…[详细]
马家村~202村庄
民国期间,该村属太子寺管辖,该地区大多数为回族,马家村全部都姓马,故名。…[详细]
火红村~203村庄
秦朝末年建村时发现有一墓碑上面写着“火儿红”,就起名为火儿红,后来改名为火红,沿用至今。…[详细]
李家河村~204村庄
明朝末年,李氏一脉在此居住,称李家庄。因广通河洪水泛滥,漫溉李家庄,故后称李家河。…[详细]
潘家村~205村庄
很久以前,此地有姓潘的人在此居住,故名。…[详细]
马力庄村~206村庄
马力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牟家窑村~207村庄
很久以前,牟姓住户在此地开窑居住,故名。…[详细]
十里墩村~208村庄
该的十里以外有个土墩,故名。1958年设立城关公社后称为十里墩大队,属城关公社。1984年撤社设镇后改名潘家村民委员会,属城关镇。…[详细]
李家坪村~209村庄
秦朝末年李姓人建村,起名李家坪。原为李家坪大队,划归城关公社,后改城关公社为城关镇。李家坪大队更名为李家坪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双泉村~210镇乡结合区
原来广河县老城墙外面一个泉叫筛子泉,里面50米处一个大泉,所以为双泉。…[详细]
西关村~211镇乡结合区
因位于县城西关口而得名西关,继而取名西关。…[详细]
赵家村~212镇乡结合区
相传很久以前,姓赵的族人聚居此地,故名。…[详细]
大杨家村~213村庄
属于村民自治组织,因位于大杨家村核心位置大杨家川,故名。…[详细]

地名由来:

因是广河县政府所在地得名。

基本介绍:

自然环境:城关镇是县政府所在地,总土地面积8.73万亩,总耕地面积2.13万亩。年平均降雨量420.6毫米,年平均气温7.6℃,全年无霜期211天,平均海拔1953米。

行政区划:辖1个居民委员会,13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6825户,乡镇总人口37057人,乡镇从业人员21346人。

六通情况:13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8个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4所,在校学生8679人,教师450人。有医院、卫生院3所,病床158张,医生145人。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7775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340公顷,粮食总产量7469吨,

+查看详细城关镇概况>>

历史沿革:

古代多属大夏县。

北宋始属定羌城。

清代以太子寺闻名,属于南乡二十八会。

新中国成立以前属宁定县广通区。

1949年建立广通区,1956年撤区并乡后设立城关镇。

1958年设立城关人民公社。

划归和政县,1961年恢复广河县称为城关公社。

1983年3月改为城关镇。

城关,古称太子寺。

建国前设城关镇;建国初期设立城关区,1956年撤区并乡后设城关镇,1958年改为城关公社,划归和政县,1983年改名为城关镇,沿用

+查看详细城关镇历史沿革>>

广河皮衣

广河县城关镇泉力村:所产皮衣出名。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