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甘肃省 > 白银市 > 会宁县 > 四房吴镇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四房吴镇

[移动版]
地名:四房吴镇隶属会宁县
区划代码:620422112代码前6位:620422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甘D
长途区号:0943 邮政编码:730900
辖区面积:约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99万人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南张社区~001镇中心区
南张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刘家湾口村~200村庄
1953年为四房公社湾口大队,下辖13个生产小队,自1983年改为四房吴乡刘家湾口村民委员会。2014年撤乡并镇期间,合并13个村民小组为7个社。…[详细]
范家沟村~201村庄
解放前,人们一直称为范家沟,1955年四房吴镇人民公社成立后,命名为范家沟大队,1983年1月更名为四房吴乡范家沟村民委员会,2015年6月为会宁县四…[详细]
四房吴村~202镇中心区
在清代命名为原川山谷,因有吴氏兄弟四人,各占一片,建有大房吴家、二房吴家、三房吴家、四房吴家四个自然村而得名。1961年为四房公社四房大队。1985年…[详细]
大南岔村~203村庄
以北的居民把该地称南岔,且地域宽广,故名。1961年为大南公社大南大队。1985年更名为四房吴乡大南村村民委员会,2015年8月改为四房吴镇大南村村民…[详细]
坡里张家村~204村庄
1955年四房吴镇人民公社成立后,命名为向阳生产大队,1983年四房吴人民镇政府成立后命名为坡里张家村,简称坡里村。…[详细]
三房吴村~205村庄
解放前,人们一直称为三房吴,1955年四房吴镇人民公社成立后,命名为三房吴生产队,1983年四房吴人民镇政府成立后命名为三房吴村,简称三房吴。…[详细]
大房吴村~206村庄
解放前,人们一直称为大房吴,1955年四房吴镇人民公社成立后,命名为大房吴生产队,1983年四房吴人民镇政府成立后命名为大房吴村,2004年与南坡川村…[详细]
小南岔村~207村庄
解放前,人们一直称为小南岔,1955年四房吴镇人民公社成立后,命名为小南岔生产队,1983年四房吴人民镇政府成立后命名为小南岔村,简称小南村。…[详细]
蔺家湾村~208村庄
解放前,人们一直称为蔺家湾,1955年四房吴镇人民公社成立后,命名为蔺家湾生产队,1983年四房吴人民镇政府成立后命名为蔺家湾村,简称蔺湾。…[详细]
朱槽沟村~209村庄
朱槽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地名由来:

四房吴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四房吴村而得名。在清代命名为原川山谷,因有吴氏兄弟四人,各占一片,建有大房吴家、二房吴家、三房吴家、四房吴家四个自然村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3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四房吴镇为2022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基本介绍:

四房乡位于会宁中北部,东与大沟乡接壤,西与甘沟驿、河畔两乡毗邻,北靠草滩乡,南接韩家集乡,南北长21公里,东西长18.5公里,总面积约38.82万亩,耕地面积8.77万亩,乡政府驻南张家,距县城54公里。辖10个行政村63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1.99万人。

自然地理:属于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地形,境内山梁纵横,七梁八坡,山大沟深,小沟小岔密布,山脉多南北走向。海拔1600~1800米,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6.2℃,年无霜期121~173天。地下水资源缺乏,年降水量34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1730毫米。全乡耕地面积为8.77万亩,其中机修梯田面积达2.65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荞麦、莜

+查看详细四房吴镇概况>>

朝阳山重阳寺

朝阳山重阳寺位于会宁县四房吴镇大房吴村大房吴社以北天神梁南坡半山腰。朝阳山重阳寺为第四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重阳寺院外侧底边为基准,四周向外延伸5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

红嘴山

红嘴山位于会宁县四房吴镇大房吴村上沟社。红嘴山为第六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硬化公路,西至二房吴沟,南至大湾沟,北至上沟社公路边。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大房吴遗址

大房吴遗址位于会宁县四房吴镇大房吴村大房吴社东山梁顶。大房吴遗址为第四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东山梁顶中心为基准点,四周向外延伸5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

历史沿革:

清代时期,名为原川山谷。

1949年前,称长富乡。

1949年后,设原川乡、南阳乡,属四区(甘沟驿)。

1956年,改属六区(大沟)。

1958年,属大沟公社。

1961年,始建四房公社。

1981年,地名普查中,改为四房吴乡。

2015年,四房吴乡撤乡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