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甘肃省 > 武威市 > 凉州区 > 高坝镇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高坝镇

[移动版]
地名:高坝镇隶属凉州区
区划代码:620602106代码前6位:620602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甘H
长途区号:0935 邮政编码:733000
辖区面积:约5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4600人
人口密度:84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1个社区、26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台庄社区~001镇中心区
台庄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蜻蜓社区~002特殊区域
蜻蜓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3,为特殊区域。…[详细]
碌碡民盛家苑社区~003镇中心区
碌碡民盛家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五里社区~004镇中心区
五里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十三里民乐苑社区~005特殊区域
十三里民乐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3,为特殊区域。…[详细]
天马社区~006镇中心区
天马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桃园新村社区~007镇中心区
桃园新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鼎宁家园社区~008镇中心区
鼎宁家园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同心苑社区~009镇中心区
同心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镜堂花园社区~010镇中心区
镜堂花园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石岭村~200村庄
石岭村因石头多,地势不平坦,故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详细]
左二坝村~201村庄
20世纪50年代,为便于管理,将灌溉渠道分为“头坝”“二坝”“三坝”,所在渠系位置为“二坝”,故名。…[详细]
建设村~202村庄
建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新民村~203村庄
1983年撤社立乡时,从左二坝大队划出部分设立。…[详细]
红中村~204村庄
红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红沿村~205村庄
以境内旧水系红崖沟和沿沟的首字而得名红沿村。…[详细]
红崖村~206村庄
据查访,明朝年间,因三泉二水长流的红崖沟,下属三个行政村。后分成三个村,本村以红崖沟而得名为红崖村。…[详细]
路南村~207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原称民主大队,后因修兰新铁路,穿过民主大队,因本村位于兰新铁路南面,故而得名为路南村。…[详细]
同益村~208镇乡结合区
1983年撤社立乡时,在同益大队的基础上设立同益村民委会,由武威县人民政府审批得名。取共同利益之意而得名。…[详细]
同心村~209城乡结合区
1983年撤社立乡时,在同心大队的基础上设立。…[详细]
丁园村~210村庄
1983年社改乡时,设丁家园村民委员会,由武威县人民政府审批得名。以居民姓氏而命名。…[详细]
高坝村~211镇乡结合区
以地处旧水系大七坝渠高坝沟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详细]
碌碡村~212镇中心区
以水系分支“碌碡沟”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详细]
台庄村~213镇乡结合区
俗称马家台庄子,因该地村民多为马姓,因地势较高形似平台,故而得名为台庄村。…[详细]
马儿村~214村庄
因旧水系杂渠“马儿沟”而得名,位于马儿沟上游,故称为上马儿村。…[详细]
新庙村~215村庄
命名时因境内有新建庙宇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详细]
五里村~216镇乡结合区
距城区约五里路程,故而得名五里村。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详细]
阳春村~217村庄
因此地段有水系分支“阳春沟”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详细]
小七坝村~218村庄
因处于杂木河水系第七道分水坝而得名小七坝。…[详细]
楼庄村~219村庄
因本村原来有张姓人家在此建有居住庄园而得名“楼庄”。…[详细]
六坝村~220村庄
以旧水系灌溉渠系分为“五坝”“六坝”“七坝”,故名。…[详细]
严家村~221村庄
1983年撤社立乡时,在严家庄大队的基础上设立。…[详细]
十三里村~222村庄
距城区约十三里路程故名为十三里村。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详细]
刘畦村~223村庄
据查访,明末清初,崔、刘两家在此建村,初期以崔姓得名为崔家湾,后因洪水致使本村形成一条大沟,故而改名刘畦沟。…[详细]
蜻蜓村~224村庄
初建本村时,地段水流充足,苇草丛生,夏秋之际五彩蜻蜓漫天飞舞,在旧水系命名时称“蜻蜓沟”,蜻蜓沟大队由此而得名,后因便于称呼使用改名为蜻蜓村至今。…[详细]
蔡家村~225村庄
1983年社改乡时,设立。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详细]
武威工业园区社区~401特殊区域
武威工业园区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3,为特殊区域。…[详细]

地名由来:

高坝镇因地处杂木河第七坝,坝堤较高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1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高坝镇为2021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基本介绍:

高坝镇位于城区东南郊,国道312线和兰新铁路穿境而过。镇域面积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534亩。辖18个行政村,即:新关、一时在、碌碡、红崖、路南、高坝、马儿、新庙、台庄、同益、同心、丁家园、红中、沿沟、新民、二坝、石岭、建设村,下设18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人,其中城镇人口4648人。镇政府驻牛家花园。城区2路海石公交车通往镇政府驻地。2001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0669万元。财政收入302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945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86元。有中学22所,在校学生7893人;有聋哑学校1所,卫生院1处,卫生院1处。镇内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牛家花无(清代两江总督牛鉴故居)、唐翟公墓

+查看详细高坝镇概况>>

历史沿革:

西汉至十六国“五凉”时期,高坝镇境域属武威郡姑臧县。

北魏至隋初,属武威郡林中县。

唐宋年间,复归姑臧县。

元时,属永昌路西凉州。

明清时期,先后归凉州卫和武威县。

1912年后,分属武威县大柳、大河、金塔乡。

1949年9月,属大河、大柳、金塔区。

1952年7月,属第三区(红崖)、第十区(大河)、第十八区(南营)。

1956年1月,撤区并乡,为高坝、六坝、新华乡。

1958年10月,为新华公社,高坝和六坝合并成

+查看详细高坝镇历史沿革>>


以下地名与高坝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