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坝镇 | 隶属:凉州区 |
区划代码:620602110 | 代码前6位:62060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H |
长途区号:0935 | 邮政编码:733000 |
辖区面积:约2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67万人 |
人口密度:79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7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上坝社区 | ~001 | 特殊区域 | 上坝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3,为特殊区域。…[详细] |
裕和苑社区 | ~002 | 特殊区域 | 裕和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3,为特殊区域。…[详细] |
头沟社区 | ~003 | 特殊区域 | 以旧水系金渠“七条沟”之头沟而得名。…[详细] |
下畦社区 | ~004 | 特殊区域 | 下畦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3,为特殊区域。…[详细] |
上坝村 | ~200 | 村庄 | 以旧水系金渠“上坝”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详细] |
花寨村 | ~201 | 镇中心区 | 相很久以前,花寨村一带五谷丰登,牛羊成群。有一年来了一群异族人烧杀抢掠,使这里的民众欲走不能,欲住不安。在人民陷于无助的时候来了一支汉族军马在此驻军数…[详细] |
汪泉村 | ~202 | 村庄 | 以旧时境内有“汪泉湖”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详细] |
下畦村 | ~203 | 村庄 | 以旧水系金渠“下畦”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详细] |
中坝村 | ~204 | 村庄 | 以旧水系金渠“羊中坝”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详细] |
头沟村 | ~205 | 村庄 | 以旧水系金渠“七条沟”之头沟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详细] |
高楼村 | ~206 | 村庄 | 以境内古民居“高楼庄”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详细] |
地名由来:
中坝镇因地处旧水系金塔河的羊中坝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3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中坝镇为2022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基本介绍:
中坝镇位于城区北郊,地处武民公路的咽喉要道。乡域面积约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881亩。辖7个行政村,即上坝、汪泉、花寨、中坝、下畦、头沟、高楼村,下设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669人。乡政论驻花寨村。2001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254万元,财政收入114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180万元,农民人均纯 收入2706元。有中小学8所,在校学生3108人;有卫生院1处。
近几年来,中坝乡按照“扩菜养畜壮支柱,兴办活商抓旅游,发挥优势输劳务,千方百计求发展”的工作思路,推动了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以华都公司和华隆贸易公司为龙头的乡
历史沿革:
西汉至十六国“五凉”时期,中坝镇境域属武威郡姑臧县。
北魏至隋初,属武威郡林中县。
唐宋年间,复归姑臧县。
元时,属永昌路西凉州。
明清时期,先后归凉州卫和武威县。
民国元年(1912年)后,分属武威县金羊、白塔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后,属金羊、白塔区。
1952年7月,属第一区(金羊)、第四区(白塔)。
1956年1月,为中坝乡。
1958年10月,中坝、金羊、金沙乡合并成立金羊公社。
1962年,改
区划: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坝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