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太京镇 | 隶属:秦州区 |
区划代码:620502101 | 代码前6位:62050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E |
长途区号:0938 | 邮政编码:741000 |
辖区面积:约14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万人 |
人口密度:20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师家崖社区 | ~001 | 城乡结合区 | 师家崖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窝驼社区 | ~002 | 城乡结合区 | 窝驼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银坑社区 | ~003 | 城乡结合区 | 银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李家台子社区 | ~004 | 城乡结合区 | 李家台子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廿铺社区 | ~005 | 城乡结合区 | 廿铺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甸子社区 | ~006 | 主城区 | 甸子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刘家庄社区 | ~007 | 主城区 | 刘家庄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靳家崖社区 | ~008 | 主城区 | 靳家崖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郑家磨社区 | ~009 | 城乡结合区 | 郑家磨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川口社区 | ~010 | 城乡结合区 | 川口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董家磨社区 | ~011 | 城乡结合区 | 董家磨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田家庄社区 | ~012 | 城乡结合区 | 田家庄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湾子社区 | ~013 | 城乡结合区 | 湾子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庞家沟社区 | ~014 | 城乡结合区 | 庞家沟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北崖村 | ~202 | 村庄 | 因聚居地地处北边山崖之下,故称北崖村民委员会。…[详细] |
东山村 | ~204 | 村庄 | 因沈家山、木角山、罗家庄、后峪沟及杨家安子在普岔沟东边,故统称为东五庄,后称东山村民委员会。…[详细] |
唐家窑村 | ~206 | 村庄 | 因以唐姓人氏聚居,且早年间居民居住窑洞,故名。…[详细] |
韦家沟村 | ~209 | 村庄 | 因以韦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沟中,故名。1949年后称韦家沟。1958年公社化后,韦家沟改为韦家沟大队,属天水市藉口公社太京乡;1983年公社改乡后,韦…[详细] |
郭家坪村 | ~210 | 村庄 | 因以郭姓人氏聚居,且村内地势平坦,故名。…[详细] |
年集村 | ~212 | 村庄 | 晚唐时期,有李姓、王姓两大家族迁移至此,逐渐形成村寨,过年时充当了村民的物资交换和物资交易的场所,形成集市,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此,逐渐被称为年集寨…[详细] |
席范村 | ~220 | 村庄 | 因以席姓,范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属天水县。1958年公社化后,席范村改为席范村大队,属天水市藉口公社太京乡;1985年公社改乡后,席范村大队改…[详细] |
张吴山村 | ~221 | 村庄 | 因以张姓,吴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属天水县。1958年公社化后,张吴山改为张吴山大队,天水市藉口公社太京乡;1985年公社改乡后,张吴山大队改为…[详细] |
西山坪村 | ~222 | 村庄 | 因地处西面山坡,故名。1949年后称西山坪。1958年公社化后,西山坪改为西山坪大队,属天水市藉口公社太京乡;1983年公社改乡后,西山坪大队改为西山…[详细] |
马岐山村 | ~223 | 村庄 | 因以马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坡,故名。1949年属天水县。1958年公社化后,马岐山改为马岐山大队,属天水市藉口公社太京乡;1983年公社改乡后,马岐山…[详细] |
庙子村 | ~224 | 村庄 | 清朝中期,村民筹资重修毁于战火的泰山庙,将此地称为庙子。故名庙子村民委员会。…[详细] |
盘龙村 | ~225 | 村庄 | 因地势远看如巨龙盘旋而上,故名。1949年属天水县。1958年公社化后,盘龙村改为盘龙村大队,属天水市藉口公社太京乡;1983年公社改乡后,盘龙村大队…[详细] |
地名由来:
因境内有太京山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1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太京镇为2021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太京镇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太京镇位于秦州区西部,东接玉泉镇、皂郊镇,南邻牡丹镇、店镇乡,西与西口镇接壤,北与中梁乡毗邻。距秦城区15公里。全镇境内地势起伏较大,南北为黄土低山,中间为籍河谷地,最高海拔1500米,最低海拔1200米,该镇地处籍河流域,年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19℃,无霜期180天,年降雨量550毫米。天牡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该镇地处籍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
全镇总面积14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5800亩,森林面积235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等,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菜、蔬菜、苹果、梨、桃、杏、西瓜等。该镇川地面积大,灌溉条件好,发展农业生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秦城区在境内建
文化旅游:
师赵村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太京镇师家崖村,遗址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长约200米,分布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3米,是一处文化内涵丰富且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历次发掘出土石、骨、
历史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后,称而立镇,取“三十而立”之意。
1949年后,称太京乡。
1952年10月,建立第十六区政府。
1958年,并入藉口公社,属田家庄管理区。
1961年,又从藉口划出,后与窝驼公社合并,成立太京公社。
1971年12月,由天水县划归天水市管辖。
1983年,改为太京乡。
2002年6月,撤乡建镇。
2005年1月,归秦州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