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甘肃省 > 金昌市 > 永昌县 > 朱王堡镇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朱王堡镇

[移动版]
地名:朱王堡镇隶属永昌县
区划代码:620321103代码前6位:620321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甘C
长途区号:0935 邮政编码:737100
辖区面积:约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9万人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头沟村~200村庄
以梅七坝灌区第一条沟渠命名。民国时期属永宁乡七保。解放初头沟下半部属五区五乡,上半部属五区六乡。土改时下半部划为七区一乡第一行政村,上半部划入七区四乡…[详细]
三沟村~201村庄
以梅七坝灌区第三条沟渠命名。民国时属永宁乡五保。解放初三沟下半部属五区一乡,上半部划入六乡。土改时下半部划为七区一乡第三行政村,上半部划入四乡。195…[详细]
梅南村~202镇乡结合区
以梅家寨以南的沟渠命名。民国时属永宁乡六保。解放初属五区一乡。土改时属七区一乡。1956年撤区后属新宁乡。合作化时组建四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转…[详细]
新堡子村~203村庄
建村后沿用古堡寨“新堡子”之名。民国时属永宁乡九保。解放初为五区四乡第二行政村。土改时属八区五乡。1955年撤区后属新宁乡。合作化是组建八个初级农业合…[详细]
朱王堡村~204镇中心区
建村后沿用古堡寨“朱王堡”之名。民国时属永宁乡七保。解放初属五区四乡。土改时划为八区六乡第二行政村。1955年撤区后属新宁乡。合作化时期组建七个初级农…[详细]
汤宁村~205村庄
建村后沿用古堡寨“汤吕堡”之名。民国时属永宁乡七保。解放初属五区四乡。土改时属八区六乡。1956年撤区后属新宁乡。合作化中组建七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详细]
郑家堡村~206村庄
建村后沿用古堡寨“郑子隆堡”之名。民国时属永宁乡十保。解放初为五区二乡第二行政村。土改时属八区一乡。1955年撤区后属流泉乡。合作化时组建六个初级农业…[详细]
董家堡村~207村庄
建村后沿用古堡寨“董家堡”之名。民国时期属永宁乡十保。解放初为五区二乡第三行政村。土改时属八区一乡。1955年撤区后属流泉乡。合作化时组建星光、金星、…[详细]
下汤村~208村庄
因地处汤沟下游而得名。民国时属永宁乡十一保。解放初为五区五乡第一、第二行政村。土改时属八区一乡。1955年属流泉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1959年改…[详细]
流泉村~209村庄
取“源远流长”之意。民国时期属永宁乡九保。解放初为五区二乡第一行政村。土改时属八区二乡。1956年撤区后划入流泉乡。合作化时组建初级农业合作社,195…[详细]
刘正村~210村庄
刘正,即“流正”,取“源流充沛”之意。民国时属永宁乡八保。解放初为五区三乡第一、三行政村。土改时为八区三乡。1956年撤区后属新宁乡。合作化时组建初级…[详细]
陈仓村~211村庄
建村后沿用驻地陈仓堡之名。民国时属永宁乡八保。解放初为五区三乡第四行政村。土改时为八区四乡第四行政村。1955年撤区后属新宁乡。合作化时组建八个初级农…[详细]
梅北村~212村庄
以梅家寨以北的沟渠命名。民国时期属永宁乡六保。解放初梅北沟上半部属五区一乡,下半部属三乡。土改时上半部属七区一乡,下半部为八区四乡第二行政村。1956…[详细]

地名由来:

朱王堡镇是以明朝杨素王字朱思聪为名,他曾在此处修筑一座陆军碉楼,故以其名声来命名镇子,由此而得名朱王堡。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朱王堡镇(高原夏菜)榜上有名。

2023年3月,朱王堡镇被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高原夏菜)。

2021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朱王堡镇为2021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19年7月,朱王堡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14年7月,朱王堡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5年10月,朱王堡镇上榜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基本介绍:

自然环境:朱王堡镇位于永昌县东部,总土地面积61.1万亩,总耕地面积6.46万亩,平均海拔1487米。年平均降雨量124毫米,年平均气温7.8°C,全年无霜期145天。

行政区划:辖13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7251户,乡镇总人口28617人,乡镇从业人员17393人。

六通情况:13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8所,在校学生4875人,教师335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87人,病床90张。

名优特产:啤酒大麦籽、葵花、黑瓜籽、葫萝卜、仁用杏等。

历史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永安乡。

1949年9月,属永安区。

1955年12月撤区后,设东寨乡。

1958年9月,改东寨公社。

1983年6月,政社分设,复设乡。

1985年10月,撇销公社。

2000年9月,撤乡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