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山镇 | 隶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
区划代码:620525101 | 代码前6位:620525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E |
长途区号:0938 | 邮政编码:741000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0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南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南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北河社区 | ~002 | 村庄 | 北河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汪堡社区 | ~003 | 村庄 | 汪堡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川社区 | ~004 | 村庄 | 西川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树坡社区 | ~005 | 村庄 | 树坡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马黑曼村 | ~201 | 村庄 | 因以马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前属秦安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马黑曼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马黑曼…[详细] |
郑家村 | ~202 | 村庄 | 因以郑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前属秦安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郑家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郑家村村…[详细] |
芦塬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因以芦姓人氏聚居,且村内地势平坦,故名。…[详细] |
北街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因地处龙山镇城区街道以北,故名。1949年前属秦安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北街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详细] |
官泉村 | ~206 | 镇乡结合区 | 因以官姓人氏聚居,且村旁有一眼水泉,故名。…[详细] |
南街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因地处龙山镇城区街道南部,故名。1949年前属秦安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南街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详细] |
西门村 | ~208 | 镇中心区 | 因地处龙山镇城区西部,故名。1949年前属秦安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西门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至19…[详细] |
南梁村 | ~209 | 村庄 | 因地处龙山镇南部,且以梁姓人氏聚居,故名。…[详细] |
冯塬村 | ~211 | 村庄 | 冯塬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沟村 | ~212 | 村庄 | 因地处龙山镇西部的山沟中,故名。1949年前属秦安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西沟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详细] |
榆树村 | ~215 | 村庄 | 因内野生榆树较多,故名。1949年前属秦安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榆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榆树村村…[详细] |
马河村 | ~216 | 村庄 | 因以马姓人氏聚居,且地处河边,故名。1949年前属秦安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马河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详细] |
连柯村 | ~217 | 村庄 | 因以连姓,柯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前属秦安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连柯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连…[详细] |
四方村 | ~218 | 村庄 | 因以马姓人氏聚居,且在家中排行老四,故名。…[详细] |
李山村 | ~219 | 村庄 | 因以李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半山坡,故名。1949年前属秦安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李山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详细] |
韩川村 | ~220 | 村庄 | 因以韩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平川,故名。1949年前属秦安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韩川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详细] |
地名由来:
据《秦安县志》记载,龙山,因断山,取名断山镇,清朝嘉庆五年,取名龙山镇,又说境内有陇山,陇和龙谐音,得名龙山。
荣誉排行:
2023年3月,龙山镇被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肉牛)。
2023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龙山镇为2022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基本介绍:
龙山镇原名断山镇。因其山在陇口之冲,截然中止,不与众山相连而得名。一千多年前,这里曾发生过让后人扼腕叹息的街亭大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在这块曾受-洗礼的土地上,全国四大皮毛集散地之一。龙山镇马河村是张家川县的最低点,张家川的海拔在1486米~2659.4米之间。
龙山镇是该市唯一的皮毛集散地,同时也是省市文明示范建设镇之一。但是该镇旧城街道十分狭窄,路面高低不平,没有下水管道,垃圾遍地,雨天泥泞难走,是出名的“烂泥湾”。新上任不久的镇领导班子急百姓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积极开展旧城改造拆迁工作。该工程预计投资4000多万元。拆迁工作自4月10日开始至今,进展较为顺利,龙山镇派出所、医药
文化旅游:
苗圃园遗址位于张家川县龙山镇西川村西100米。是一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存。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3米,暴露有灰坑等遗迹。曾出土有彩陶葫芦瓶、绳纹尖底瓶、夹砂深腹罐、细劲壶、盆
历史沿革:
西汉时,为戎邑道治所。
南北朝时,为安戎县驻地。
清时,设镇。
1953年6月,属秦安县。
1953年7月,划归张家川回族自治区辖,设龙山区。
1956年10月,改为龙山镇。
1958年9月,改为龙山公社。
1983年12月,改为龙山乡。
1984年2月,乡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