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孟坝镇 | 隶属:镇原县 |
区划代码:621027102 | 代码前6位:621027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M |
长途区号:0934 | 邮政编码:745000 |
辖区面积:约235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街道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街道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王湾村 | ~200 | 村庄 | 因此地王姓居民较多,且地处沟湾处,故名。…[详细] |
刘城村 | ~201 | 村庄 | 清朝同治年间,为防御匪患,当地刘姓大户率众在此筑城,故名。…[详细] |
赵咀村 | ~202 | 村庄 | 因此地以前赵姓村民居多,且地处山咀,故名。…[详细] |
孟坝村 | ~203 | 镇中心区 | 据传清初有一孟姓人在此在此生意兴隆,此地的集市贸易被他一人称霸,人称孟坝,后因此而得名,并演变为孟坝沿用至今。…[详细] |
大寨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宋代,此地修建过军队营寨,故称为大寨子,简称大寨。…[详细] |
峁合村 | ~205 | 村庄 | 50年代农业合作社时期将三个土峁合并,故名。…[详细] |
塬口村 | ~206 | 村庄 | 明朝洪武年间,杜氏兄弟三人迁徙此地,并于交口河北塬头建村,故称杜家塬口,后简称塬口。…[详细] |
塔李村 | ~207 | 村庄 | 据传以前该村境内有一山咀,居住李姓人家,且建一土塔,故取名塔李。…[详细] |
东庄村 | ~208 | 村庄 | 2004年6月将谯河、三门咀两个村合并,以地理位置取名东庄。…[详细] |
王山村 | ~209 | 村庄 | 明朝时王姓为主姓,且地处山区,故称为王家山,简称王山。…[详细] |
西壕村 | ~210 | 村庄 | 宋时设有西壕砦,为古战场之要地,因寨西有一沟壕,故名。…[详细] |
何范村 | ~211 | 村庄 | 最早何姓人在此建村,后范姓人居多,故名。…[详细] |
王地庄村 | ~212 | 村庄 | 因此地王姓人居多,且旧时多居住地坑庄,故名。…[详细] |
醴坳村 | ~213 | 村庄 | 清末民国,当地醴姓人为地主,且地处原坳,故称醴坳。…[详细] |
地名由来:
孟坝镇因相传说此地有一姓孟的人生意兴隆,集市贸易被他一家独霸,人称孟霸而得名,后衍化成孟坝。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孟坝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孟坝,据传说该镇建于清初。当时有一姓孟的人持意做得兴隆,该镇的集市贸易被他一家独霸,人称孟霸,后依此而得名。
孟坝镇位于镇原县西部。辖17个行政村,37057人。土地面积235平方公里,耕地12。87万亩。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孟坝镇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逐步形成了“南烟北果带路、中部畜禽先行,川区瓜菜示范、全镇黄花迈步”多业并举、多种经营的经济发展格局。同时,把农田、流域治理、小水利建设作为脱贫致富的一项主力工程来抓,1998年累计有梯条田9.33万亩,人均2.56亩;小水利工程6926处,户均0.9处;流域造林完成3.43万亩。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5月,中共镇原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孟坝。
1958年3月,撤区设乡;同年9月,改孟坝公社。
1983年12月,复改孟坝乡。
1985年7月,撤乡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