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博罗县 > 麻陂镇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麻陂镇

[移动版]
地名:麻陂镇隶属博罗县
区划代码:441322102代码前6位:441322
行政区域:广东省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粤L
长途区号:0752 邮政编码:516000
辖区面积:约58.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2.31万人
人口密度:394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麻陂社区~001镇中心区
清初,无集市,至康熙年间(1662)后,外地居民大量迁入,陆续开设店铺成为集市,名葵子墟,后因以产销黄麻为主及筑有水陂而易名黄麻陂圩,新中国成立后改为…[详细]
永丰村~201村庄
在初级社时经领导班子讨论决定而起名,当时整个村庄都是种田的,粮食各种农作物旺盛象征着粮食永远丰收,故名。…[详细]
三科村~202村庄
因为由低级社并为高级社在桥头埔、大埔、埔心三个小社取一个三字,又科甲池中取一个科字,故名。…[详细]
曲潭村~203村庄
清朝初年温氏宗族落居在此。现罗坑径水库,流域九曲十三弯,故名曲潭埔,又名草埔潭。长期沿用的地名为“曲潭”。…[详细]
塘尾村~204村庄
因村地处一口鱼塘的后面而得名。清朝时期,隶属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隶属第七区甲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第三区麻陂乡;1959年,称麻陂人民公社塘…[详细]
横茜村~205村庄
横岭村和茜塘村合并,各取前面一字,故名。…[详细]
金湖村~206镇乡结合区
“金湖”村原名“黄金湖”又名“黄猄湖”相传清朝后期有黄猄跌落在村前的大鱼塘中,故名“黄猄湖”。解放初期群众认为此名含义不好,使用“猄”的谐音,改名为黄…[详细]
坳头垅村~207村庄
该村始建于清朝时期,从广东梅州五华迁至本地而形成。因该村落基前有九垅十三坑而取名坳头垅。…[详细]
洪湖村~208村庄
周围有河流,本村地处洼地,因种粮为主,长期由洪水浸,故名。…[详细]
洋田村~209村庄
该村始建于明末清初,田姓祖先由长乐(现今五华县)迁到麻陂水心围,一眼看中了现在“佃田子”所在的一片平川,极好耕种,初以搭建茅舍为居,佃田耕种,年年收获…[详细]
新村村~210村庄
1958年从河源市新丰江移民迁入艾埔此地,后因撤乡设区取名为新村。…[详细]
艾埔村~211村庄
该村始建于清朝,李姓祖先从福建迁至梅州兴宁后迁至该村而形成。因建房时建在地上长有很多艾草而取名为艾埔。…[详细]
宝溪村~212村庄
地处山区,四面高山环绕因早在清朝时期就发现这里有铜、锡矿,并已挖洞开采,人们便认为此地是藏宝之地,加上有一条清溪流经村边,故名。…[详细]
鸡笼山村~213村庄
因村后面有一座山形鸡笼山故命名为鸡笼山村。…[详细]

地名由来:

麻陂镇以产黄麻及筑有水陂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麻陂镇被命名为2023年广东省卫生乡镇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麻陂镇人口数量为2.31万人,位列博罗县各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5位。

基本介绍:

博罗县辖镇。1949年建麻陂乡,1958年改麻陂公社,1984年改麻陂区,1986年设麻陂镇。位于博罗县东部,面积58.6平方公里,人口2.1万。国道205线及京九、广梅汕铁路从镇中穿过。辖圩镇居委会和永丰、曲潭、三科、塘尾、宝溪、横茜、金湖、坳头、洋田、新村、艾埔、洪湖12个管理区。农业主产水稻、甘蔗、龙眼,有养殖业。所产“瘦肉型”长白猪苗和“三黄鸡”颇负盛名,工业以制药、钟表业为主。

历史沿革:

明、清代,属博罗长平都。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外地居民大量迁入。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第七区和平乡。

1949年6月,属三区麻陂乡。

1950年3月,改属第一区。

1953年3月,改属第二区。

1955年10月,属石坝区。

1958年,属杨显人民公社,设麻陂管理区。

1959年,设麻陂人民公社。

1983年,撤社设区。

1986年,撤区建镇。


以下地名与麻陂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