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湖镇 | 隶属:潮安区 |
区划代码:445103105 | 代码前6位:445103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粤U |
长途区号:0768 | 邮政编码:521000 |
辖区面积:约20.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5.51万人 |
人口密度:274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龙湖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龙湖建制始于南宋,称海阳县延德乡。明、清代分别属海阳县隆津都、登隆都,民国十九年(1930)属云隆区,1956年建乡,1958年公社化成立初期属龙湖大…[详细] |
市头村 | ~200 | 镇中心区 | 市头村是龙湖镇人民政府所驻地,与市尾村合称龙湖村,古称塘湖寨,旧志称龙湖市。东靠韩江,西与鹳巢村接壤,南接市尾村,北与三英村毗邻。人口6000人。北宋…[详细] |
市尾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市尾村
市尾村与市头村合称龙湖村,位于龙湖村南端,与东凤镇接壤,耕地面积947亩,人口4810人。现有许、林、黄等13个姓氏。2005年,全村工农业…[详细] |
三英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三英村
三英村,俗名沙夜(沙夜是靖蜒的潮州俗名),与上社(又称洋佘)自然村合建为一建制村,有成、李、林多姓氏。位于镇政府北面0.5公里外的辆江西岸,…[详细] |
下阁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下阁村
下阁洲村,原名凤阁洲下村。1914年以前为海阳登隆都之一村。明末创村。相传创村时此地是一片韩江冲积沙洲,为凤凰栖息之洲。故名。距龙湖镇政府2…[详细] |
阁一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阁一村
阁一村又称郑厝,与阁二村合称上阁洲村。上阁洲村原名凤阁洲上村。明嘉靖年间创乡,1914年前为海阳县登隆都之一村。相传,创乡时该地是一片韩江冲…[详细] |
阁二村 | ~205 | 村庄 | 阁二村
阁二村与阁一村合称上阁洲村,东邻韩江,北邻阁一村,南邻下阁村,西东升村,现有耕地面积630亩,人口3016人,是传统竹艺生产专业村,相传已有…[详细] |
塘东村 | ~206 | 村庄 | 塘东村
塘东村,在镇政府北面4公里处。北与浮洋镇隔界,由塘东大自然村中的上蔡、下蔡、方厝、上舒、下舒、土头和陈陀、曾厝二个自然村组成。因其位于塘畔之…[详细] |
东升村 | ~207 | 村庄 | 东升村
东升村又名塘东刘,是由塘东大自然村中的刘厝独立成立的行政村,地处于龙湖镇北面,有刘、杨等姓氏,以刘姓为主,总人口3222人,村域面积约1平方…[详细] |
湖边村 | ~208 | 村庄 | 湖边村
湖边村,在镇政府西北3.5公里处,东望阁洲,西邻后郭,南连银湖,北接塘东,为全镇最小的一个建制村。人口800人,海外侨胞50多人。有黄、李、…[详细] |
后郭村 | ~209 | 村庄 | 后郭村
后郭村,位于镇政府西北面3.2公里处,南面与银湖村相邻,东与湖边相接,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人口1953人,旅居海外侨胞约400人。元代创…[详细] |
银湖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银湖村
银湖村,位于龙湖镇西北部,人口5033人,主姓吴,相传宋末元初先有蔡、曾、刘等姓氏的居民在此定居,古称院上乡,1914年以前属海阳县隆津都奇…[详细] |
鹳一村 | ~211 | 镇乡结合区 | 鹳一村
鹳一村位于龙湖镇西南部潮汕公路两侧,毗邻金石镇和彩塘镇。现有人口4112人,耕地面积900亩,海外侨胞300人。鹳一村(鹳巢村),相传,古时…[详细] |
鹳二村 | ~212 | 镇乡结合区 | 鹳二村
鹳二村位于鹳一、鹳二、鹳三三个行政村的中间,南与东凤镇接壤,现有耕地面积919亩,人口3484人,是潮州柑生产基地,2005年全村工农业生产…[详细] |
鹳三村 | ~213 | 镇乡结合区 | 鹳三村
鹳三村东与龙湖村相接,西接鹳二村,南接东凤镇,北接鹳四村,现有耕地面积1059亩,人口3507人,是潮州柑生产基地,2005年全村工农业生产…[详细] |
鹳四村 | ~214 | 镇乡结合区 | 鹳四村
鹳四村位于龙湖镇西侧,潮汕公路和镇道龙鹳路贯穿该村,道路四通八达。全村总人口4112人,村域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48亩。传统农业…[详细] |
地名由来:
龙湖镇原名塘湖。至明启年间(1621~1627年),龙湖乡民为抗击倭寇、筑寨自卫,寨内形成“三街六巷”的布局,贯穿南、北二门的直街形似龙脊,故改称龙湖。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龙湖镇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龙湖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龙湖镇榜上有名。
2012年5月,龙湖镇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基本介绍:
龙湖镇镇域面积20.1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现有人口55123人。2002年全镇工业产值8.9亿元,比增11.4%,外贸出口产值1800万美元,工商税收1331万元。
龙湖镇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位市头、市尾村的龙湖寨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寨内名文古第巨祠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相当丰富,人文特色较为浓郁,名特产品闻名遐迩,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镇一方面加强对龙湖寨的保护和管理,一方面着力向外宣传龙湖寨旅游资源,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到这里投资置业。
龙湖镇委、镇政府坚持“工业立镇”的发展思想,认真分析经济形势,正视经济发展0现的困难和问题,大力扶
文化旅游:
龙湖古寨地处韩江中下游西岸,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南宋年间。明、清为发展的盛期,是潮汕滨海的贸易重镇,现在仍保存着100多座古建筑,堪称“潮汕古建筑博览”。古寨的寨内结构是先人按照地舆学的九
龙湖寨建筑群(含许氏宗祠、林氏宗祠、婆祠、是荷公祠、儒林第、院巷许厝、福茂内、方伯第)龙湖古寨地处韩江中下游西岸,就在公路边,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现在仍保存着100多座古建筑,寨内庭院
塘东刘天褒节孝坊位于潮安区龙湖镇东升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 2020年4月16日,塘东刘天褒节孝坊被公布为第四批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龙湖寨位于潮安区龙湖镇市头、市尾村,时代为明-民国。2006年,龙湖寨被公布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湖刘公御倭保障碑记石刻,原立于龙湖市头韩江边,有石亭保护。六十年代亭毁,碑被取出置公社内保护。现立于龙湖镇龙湖寨门西侧,碑高1.95米,宽0.97米,楷书竖刻。该碑记载了明嘉靖年间福建少参刘
历史沿革: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海阳县有延德乡隆津都和登隆都,龙湖各村地属隆津都和登隆都。
民国三年(1914年),都改称区。
1950年,潮安县划为8个行政区,镇内各村分属潮安县第六区(云隆区)。
1956年2月,撤区并乡。
同年12月,小乡并大乡,龙湖、银湖、鹳巢3乡合置龙湖乡。
1958年9月,撤龙湖、浮洋2乡,成立浮洋公社。
1961年4月,浮洋公社分拆为浮洋和龙湖2个公社。
1983年,改称潮州
龙湖生产毛笔始于元朝末年,产品分为书法、美容、陶瓷工艺品、采绘用笔等几十种,由陈氏祖先从福建雷州带艺入村,相传至今,历六百多年而不衰,产品远销港澳、新加坡、越南等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龙湖炖糕(又名书册糕),是龙湖独具特色的名小食之一,为龙湖黄美和号首创,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龙湖炖糕的特点是,洁白
逢年过节,潮汕人都喜欢在自家门口挂上灯笼,以此祈盼吉祥如意并渲染喜庆的节日气氛。在潮安县龙湖镇就有一个专门编织竹灯笼的小村落——湖边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