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铜钵盂社区 | 隶属:铜盂镇 |
区划代码:440513108002 | 代码前6位:440513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社区 | 车牌代码:粤D |
长途区号:0754 | 邮政编码:5150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地名由来:
因村前有个土尾潭状似钵盂,故名。
荣誉排行:
2022年1月,广东省乡村振兴局确定铜钵盂社区为2021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单位。
基本介绍:
铜钵盂社区位于潮阳区西面18公里处,东接胜前,西接溪西,南临练江,北临北港运河,是镇政府所在地。现有人口5216人,支居两委干部8人。辖区总面积2054.78亩,耕地面积647亩,以农为本,人民安居乐业。
社区内有“土尾潭”又称灵潭,状似钵盂,故称铜钵盂。建寨于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聚落呈块状分布,有老寨、老鼎元、新鼎元、仁记、田心、围仔、太华里、新寨、下尾、钟庆门、仁隆等居落。建筑以潮汕传统建筑“下山虎”“四点金”为主,并有多处潮汕式园林建筑,“四马拖车”。
旅居上海富商众多,素有“小上海”之称。历来民风纯朴,人才辈出,有较深的文化底蕴,更有“文化乡”之称。改革开放
历史沿革:
宋嘉熙年间(1236-1240),先祖苏州府教谕郭帅正任满在此立籍创寨,起名“铜钵盂村”;解放后改称“红丰公社”;1961年改称“和中农业生产大队”;1984年称“和中乡”;1986年改称“铜钵盂村委会”;1988年改称“铜钵盂管理区”;1999年称“铜钵盂居委会”,沿用至今。
周边相关:
铜钵盂社区附近有汕头莲花峰风景区、大峰风景区、潮阳灵山寺、潮阳莲花峰摩崖石刻、姚氏大宗祠(潮阳青年抗日救亡同志会旧址)、海门莲峰书院等旅游景点,有西胪乌酥杨梅、金玉三捻橄榄、潮阳姜薯、鸳鸯膏蟹、酥皮蟹盒、鲎馃等特产,有潮阳英歌、潮阳剪纸、潮阳笛套音乐、贵屿双忠信俗、潮阳英歌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