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根子镇 | 隶属:高州市 |
区划代码:440981104 | 代码前6位:440981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粤K |
长途区号:0668 | 邮政编码:525000 |
辖区面积:约8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13万人 |
人口密度:约59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根子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因该居委会座落于根子镇,故而得名。解放前设解放村为根子乡,根子上乡,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与分界公社,泗水公社组成红旗公社,1960年体制下放才分开…[详细] |
根子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相传村民为了纪念村中一棵榕树保护了村民的孩子(命根子),故名。…[详细] |
公垌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此村门口有条大田垌,属几个村公共所有,故名。…[详细] |
到湾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该村前有一河流称根子河,因根子河流到该村的西北面,那里有一个深湾,故名到湾。…[详细] |
官垌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从前有一户姓官人家到此定居,因其儿子科中状元当了大官,其全家迁至皇府后。林氏到此落户也盼子孙高中状元当大官,故名。…[详细] |
高科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旧时林姓四代人中,连续中举三人,后称此地为高科,故名。…[详细] |
浮山村 | ~206 | 镇乡结合区 | 村委会因处在海拔九百多米高的浮山岭山麓而得名,故名。…[详细] |
上坑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相传位于坑的上方,故名。1963年与排子大队合并成立为上坑大队。1983年改为上坑乡,1986年改为上坑农村管理区,1999年改称为上坑村民委员会,沿…[详细] |
茅坡村 | ~208 | 村庄 | 因此地古时是一块长满茅草的山坡,故名。1960年与柏桥大队分开成立茅坡大队,1983年改为茅坡乡,1986年改为茅坡农村管理区,1999年改称为茅坡村…[详细] |
柏桥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相传古时,姓陈名柏桥的坟墓葬于此地,后来何氏把此坟迁走,建成了房屋,为了纪念此人,使用其名为村名,故名。…[详细] |
元坝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原隶属的元坝大队以元霸村而命名。因“坝”与“霸”同音,为了书写方便,故改“霸”为“坝”,故名。…[详细] |
南邦村 | ~211 | 村庄 | 原名叫牛坑角,因此坑常用于放牛得名。1951年改为南邦阁,习惯称南邦,故名。…[详细] |
田心村 | ~212 | 村庄 | 传说古时由于周围是田垌,在田垌中心点建房,故名。…[详细] |
水贝村 | ~213 | 镇乡结合区 | 原名叫水背,后简写为水贝,故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曾并入田心大队。1960年体制下放,才分开成立水贝大队。1983年改为水贝乡,1986年改为水…[详细] |
中间堂村 | ~214 | 村庄 | 清朝举人苏锦玲提倡将几条小村联称为中间堂,故名。…[详细] |
立石村 | ~215 | 村庄 | 以前村前有块竖立的大石,故名。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是分为塘口,东坑,立石三个大队,1963年合并,称为立石大队。1983年改为立石乡,1986年…[详细] |
高田村 | ~216 | 村庄 | 古时候马仔岭生有一条大藤,延伸到村边,后命名高藤村。解放前改为高田村。…[详细] |
旧田村 | ~217 | 村庄 | 据说彭家从化州分支到此地开基创业,因山林树木稠密,地势不平。只有一丘旧时遗留下的田。故名旧田。…[详细] |
地名由来:
相传古代此地有棵大榕树,树根贯结成洞,可容二三十人。一天下午,突降暴雨夹冰雹,山洪倾泻而下,树下低洼地带顿成汪洋。在树下玩耍的孩子们躲入树洞里避雨。大雨下了一天一夜。父母四处寻找儿子,最后发现孩子们熟睡在洞里,安然无恙。为纪念树根子保护了命根子(孩子),便将此地取名为“根子”。
基本介绍:
根子镇地处北亚热带,属丘陵地带,位于高州市东南部。全镇总面积87平方公里,辖17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68000人。该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公路密度为5.6公里/平方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是茂名市第一个实现镇村公路硬底化的乡镇。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以果、菜、养殖为支柱的农业生产基地。全镇水果总面积达8万多亩,总产量3.8万吨,产值1.9亿元。荔枝种植有2000多年的历史,以“六之最”而驰名中外,被国家技术监督局定为国家荔枝标准化示范区,被誉为“中国荔枝第一镇”。全镇荔枝面积7万亩,投产面积6.7万亩,总产量2.8万吨,产值达1.58亿元。积极抓好农业
荣誉排行:
2024年4月,根子镇入选广东省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
2023年11月,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公布,根子镇入选。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根子镇(荔枝)榜上有名。
2022年1月,广东省乡村振兴局确定根子镇为2021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创建单位。
2022年1月,根子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广东省卫生城镇。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根子镇人口数量为5.13万人,位列高州市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位。
2021年1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二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名单,根子镇位列其中。
2018年7月,农业农村部认定根子镇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荔枝)。
2017年9月,广东省林业厅认定根子镇为2017年广东省森林小镇。
文化旅游:
根子荔枝文化旅游区毗邻茂名和高州市区。位于高州西南部的根子镇,在秦朝末期就有荔枝生产。距全国著名风景旅游区水东虎头山和“中国第一滩”47公里;距茂名火车站25公里,湛江飞机场102公里。广湛
在被称为“荔乡”的广东省高州市根子镇,现存有一个果园,园里生长的荔枝树虽然树龄都已在500年以上,但棵棵枝繁叶茂,年年硕果累累。这就是中外闻名的“贡园”!据史载,唐朝宦官高力士当年贡奉给杨贵
历史沿革:
1949年前,设解放村为根子乡、根子上乡。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与分界公社,泗水公社组成红旗公社。
1960年,分开成立根子人民公社、高田人民公社。
1962年,合并高田公社,统称根子公社。
1983年,设根子区。
1986年12月,改设为根子镇。
又名落塘蒲,为广东著名的荔枝品种之一,茂名、高州栽培历史悠久。花枝细小,果大,平均单果重28.0--31.1克,近园形或倒卵形,果形整齐美观,果顶浑园或
又名乌叶,是茂名市普遍栽培的品种,茂名市几百年老树很多,其粗生,叶色浓绿近黑,故称黑叶。一般植后3年开始挂果,3月上中旬开花,6月上中旬成熟上市,较丰产
根子红烟-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根子镇为粤西地区最大的圆肉和红烟生产加工基地。
是宝贵迟熟优质品种,茂名市高州、信宜均有分布,以信宜最多,树势壮旺,叶子茂盛.花枝较壮、稀疏,果为歪心形,有三种结实类型:无核、焦核、和大核。果皮暗红色
又名桂枝,是优质的中熟品种,也是重要的出口商品水果。果近园形,中等大,平均单果重20.2--22.0克,果顶浑园,果肩平,果梗细。果皮鲜红,果肩有墨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