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溪洋村 | 隶属:华湖镇 |
区划代码:445224102205 | 代码前6位:445224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粤V |
长途区号:0663 | 邮政编码:5220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地名由来:
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吴家始祖名养(号千十)从福建省莆田县调到潮阳县任巡辖,卸任后到此定居开基创乡。原有马、林等姓氏先居于此,后马、林二姓迁徙他乡定居,仅存吴姓。因地处惠来都禄昌溪(今称盐岭河)流经隆井都赤洲楼出海的末段河道,当地人称“后溪”,村建在其东南侧,也名后溪。昔日村四周多滩塗地,历经年代变迁,遂为田垅,但常受暴洪海潮之害,田地没入其中,变为汪洋泽国,故后人称其为“后溪洋”。1950年简称溪洋。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溪洋村被命名为2023年广东省卫生村。
2019年9月,溪洋村上榜2018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名单。
基本介绍:
惠来县华湖镇溪洋村,位于惠来县城南面,相距仅三公里,南濒神泉港,雷岭河和盐岭河分别从村的东南和西北绕村环抱而过,在安澜桥处会合流入南海。全村总面积约2.16平方公里,地处平原,地势低洼,溪河众多,纵横交错,形成通畅的水运交通网,农用木船,可运载农用货物,来往于内河和各种植耕地之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溪河水产资源丰富,鱼、虾、蟹自然生长,捕之不竭,同时,充分发挥靠近溪河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至目前,养殖面积1300亩,种植水稻、蔬菜的面积共800亩,是鱼米之乡。溪洋村自始祖千十公卸任潮阳县巡辖后,就创乡于溪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现全村常住农业人口6640多人,旅居港澳台及海外侨胞约
历史沿革:
1950年简称溪洋。
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后成立初、高级社,1958年9月前成立溪洋乡。
1958年10月更改为溪洋大队。
1983年11月改为溪洋乡政府。
1986年改名为溪洋管理区。
1999年至现在改为溪洋村民委会。
周边相关:
溪洋村附近有世铿院、惠来海滨度假村、大南山八国风情园、金海湾植物园、神泉胜迹、客鸟尾石笋等旅游景点,有惠来荔枝、靖海鲍鱼、靖海豆楫、隆江菜脯、油索、隆江绿豆饼等特产,有惠来九鳄舞、高跷虎狮、民间信俗(打火醮)、葵潭鹤舞、靖海景屏等民俗文化。
吴明光(1908~1937),又名其苏,华湖镇溪洋村人。民国时期,全家移居神泉镇。他身体魁梧,性聪颖且乐于助人,于惠来县立中学毕业后,考进中央军校,更名其苏。在军校毕业时,以其优异成绩留校任教导总队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