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昌村 | 隶属:神泉镇 |
区划代码:445224107214 | 代码前6位:445224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粤V |
长途区号:0663 | 邮政编码:52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因村地处文昌山南侧,故称“文昌”。
基本介绍:
文昌行政村
在惠来县城南面5.9公里处。人口0.38万。明初,邓姓居民到今村北侧约300米处的后山头居住,不久,南移至今村址,并相继有余、林、周、许等姓人迁入聚居,因聚落在文昌山南侧,故称文昌,又因村民多以晒盐为生,劳苦贫困,而民风淳朴,因而以谐音亦称忙情,流传有忙清忙不富之谚。聚落于文昌山南侧呈长方形分布,建筑为三合土结构平房。以盐业为主,兼营农业。有盐田2000亩,是惠来县历史修久的产盐基地之一。耕地790亩,主种水稻、番薯。山地650亩,植相思、马尾松。有电讯器村预制厂1个,小学1所。惠神公路从村东侧经过。
文昌村与华埔村、鳌头村、南华社区、角林村、北门社区、赤山村、蔗埔村、神泉渔业村、神农村、溪东村、芦园村、石盘村、华家村、澳角村相邻。
历史沿革:
古时村民多以晒盐为生,虽生活劳苦贫困,但民风淳朴,因而当地人称村为“忙清”,自古迄今流传“忙清忙不富”之民谚。
明初时,邓氏到距今村北侧约300米处的后山头居住,不久,南移至今村址。
后来相继有余、林、周、许、朱、黄、谢、柯、方等姓迁入聚居,大部分聚落于文昌山南侧。
1949~1958年曾办过初、高级社;1958~1983年公社化期间,改称大队;1983年改称乡;1987年改称管理区;1999年改称文昌
周边相关:
文昌村附近有世铿院、惠来海滨度假村、大南山八国风情园、金海湾植物园、神泉胜迹、客鸟尾石笋等旅游景点,有惠来荔枝、靖海鲍鱼、靖海豆楫、隆江菜脯、油索、隆江绿豆饼等特产,有惠来九鳄舞、高跷虎狮、民间信俗(打火醮)、葵潭鹤舞、靖海景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