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广东省 > 河源市 > 连平县 > 隆街镇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隆街镇

[移动版]
地名:隆街镇隶属连平县
区划代码:441623107代码前6位:441623
行政区域:广东省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粤P
长途区号:0762 邮政编码:517000
辖区面积:约27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2.46万人
人口密度:9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20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隆街社区~001镇中心区
传说清代乾隆皇帝南巡,路经隆街铁水岩雀船塅河,当船划至河中时,皇帝便询问此渡口名称,船夫曰:“牛过渡”。皇帝听后甚为不悦,命令随行官员将此渡易名为“龙…[详细]
立新村~201镇乡结合区
立新原名为洪圣,因当地有一座洪圣庙而得名洪圣,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兴起,破四旧立四新,洪圣庙被拆毁,村名改为立新,庙旧址改建立新小学。…[详细]
古石村~202村庄
古石原分为古楼寨,碓砍石两自然小村落,后合称为古石,按叶氏村民居住古楼寨,曾,廖两姓在碓砍石分布居住。…[详细]
东坑村~203村庄
东坑原称“东溪”。明朝弘治年间,叶氏宗祖从博罗迁往东坑老屋落居,他有两个儿子,分为左右族,两族分别设有小学,左族为华东,右族为华溪。上世纪三十年代两小…[详细]
贵岭村~204村庄
因本村中央地势属矮山岭,进村上坡又一自然村叫七斗岭,西边地段较高叫贵洞,建国后取贵洞与矮山岭各一个字合为贵岭。…[详细]
沐河村~205村庄
沐河处于连平河至新丰江河中下段,据说古时居民都喜欢经常在这段河流里嬉水洗澡,洗澡旧时叫沐浴,因此当地居民将此地取名沐河。…[详细]
龙埔村~206村庄
因地形是三面河流,一面山脉,山脉像是一条龙玩水的形象,所以先人就命名“塘下鸡龙埔”,解放后,就演变为龙埔村,故名。…[详细]
岑告村~207村庄
每到夏秋之时,蝉虫繁殖,蝉虫齐鸣。因此地又有煤、铝矿、瓷土等矿产,是藏在地窖的宝贝,地上有蝉鸣,地窖有矿产,“蝉窖”的名称慢慢形成,因“蝉”与“岑”、…[详细]
隆兴村~208镇乡结合区
据传说乾隆皇帝南巡,路过隆街铁水岩,乘船渡河,问此渡口名称,船夫说“牛过渡”,皇帝不悦,命改为“龙过渡”,由此,地方政府也把“大田街”改为“龙津街”。…[详细]
镇南村~209镇乡结合区
镇南村原名为罗经村,解放后土改时隆河村与罗经村合并后,因地理位置位于隆街墟镇的南边,因而故名镇南村。…[详细]
隆东村~210镇乡结合区
原属隆兴村,1978冬与隆兴村分拆,因居住隆兴村的东片,故取名隆东村。…[详细]
隆河村~211镇乡结合区
隆河原属镇南村,从镇南分出,因最靠近连平河至新丰江河下段隆街河段,取名为隆河。…[详细]
东埔村~212镇乡结合区
东埔处于隆街集市隔河水边,靠背环山,西南方水绕,因一条河流把东埔与街镇集市分开,在铁船潭河段建有埔头方便过渡人上下船,东边埔头称东埔,故名。…[详细]
梅洞村~213村庄
传说古时候此处长有许多杨梅树,故原叫杨梅村,解放前改叫梅洞村,谢,黄,叶,江,张氏的先人从外地迁入梅洞村居住,发展至今。…[详细]
三坑村~214村庄
三坑原名为双溪水,因连平河与崧岭河在此交汇而得名,因此处有一高山叫老人寨,山下有三条水坑、长坑、刺麻坑、佬人坑,故取名为三坑。…[详细]
百叟村~215村庄
百叟村原为百叟墟,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游江南路经此地,见迎接他的都是白发老叟,惊问其故,众答:“皇上莫明,百姓安居乐业,得已长寿。”乾隆…[详细]
双头村~216村庄
进双岭片的头一个村落(自然村),三百年前赖氏祖先落居点门前有两个墩,故取名字为双头村。…[详细]
沙心村~217村庄
全村分布在河的两岸,河里面多沙,河流在中间,故名沙心村。…[详细]
长沙村~218村庄
于明朝弘治十一年,即公元1498年赖姓前辈从河源逆水而上来到长沙老围定居,因居住沿河地带,地势平坦,肥沃的田地由流沙积淀而成,开基创业,故名为长沙村。…[详细]
径头村~219村庄
径头处于山窝狭长的一条长径,自然村落就在长径中,故取名径头。…[详细]
沙圳村~220村庄
因沙圳座落在偏僻的一条小河,居民沿河分布居住在河边两旁,河中常年积有细沙,所以称为沙圳。…[详细]

地名由来:

传说清乾隆皇帝游江南时,途径铁水岩(今隆街街口西北200米处)雇船渡河,乾隆皇询问此渡何名,船夫不知他是当今皇上,便信口答曰:“牛过渡”,乾隆皇听后甚为不悦,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经“牛过渡”有辱圣体,即下令将此渡改为“龙过渡”,因“龙”渡于此圩。因“龙”与“隆”同音,圩与街同义,故称隆街。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隆街镇人口数量为2.46万人,位列连平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位。

基本介绍:

隆街镇是连平县中心镇之一,位于连平县城最南端,东邻田源镇,南依新丰马头镇,西连韶关市翁源县,北与溪山镇接壤,地处连平河下游,距离县城26公里,有连平“南大门”之称。境内以丘陵地貌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主要河流属东江水系,大小河流合计5条,境内长86.45公里。隆街镇全镇总面积274平方公里,其中城镇规划面积为11.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7万亩,山林面积29.8万亩。镇政府设在隆街镇环镇街,下辖20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3万人。

隆街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105国道、大广高速南北贯穿,武深高速东西交汇,构成“两纵一横”公路网。20个村委会主村道76公

+查看详细隆街镇概况>>

文化旅游:

岑告山战斗遗址

岑告山战斗遗址位于连平县隆街镇岑告村岑告山。1947年8月,江北人民自卫总队指挥机关率领武工队、钢铁连、飞虎队、群英队及东北队共400多人,驻扎在接近马头、百叟的仰凫塘潘屋一带。8月12日,

解放隆街战斗遗址

解放隆街战斗遗址位于连平县隆街圩镇老街一带。1949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湘边纵队东二支二团,接连取得新连河边区八战八捷、新英翁佛边区十战十捷的辉煌胜利。5月下旬,决定乘胜进军,解放隆街,把

隆街革命烈士纪念碑

隆街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连平县隆街镇隆兴村朝山半山腰处,距隆街镇府约1公里。隆街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为纪念北江支队在隆街、溪山、田源一带开展革命斗争活动牺牲的25位烈士而建,1949年11月始建于

长沙大夫第

长沙大夫第位于连平县隆街镇长沙村的长沙大夫第修建于清乾隆年间,是赖家先祖赖运昭公获诰命连封三代“大夫第”所建,整体坐南朝北,三面环绕丘陵,大门(北面)前有半月型的池塘,池水四季充盈。大夫第建

历史沿革:

解放后,曾属长吉区。

1958年,为隆街公社。

1959年秋,为新丰县辖。

1962年6月,为连平县辖。

1984年,废社设区。

1986年冬,撤区建镇。

黄叔显

黄叔显(生卒年不详),字介亭,连平长吉(隆街)梅洞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黄少时聪颖好学,白天放牧,夜间刻苦攻书。清乾隆元年(1736)考取举人。乾隆十年会试中进士,殿试钦点翰林院编修,钦命日讲起居注


以下地名与隆街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