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坑梓街道 | 隶属:坪山区 |
区划代码:440310005 | 代码前6位:440310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车牌代码:粤B |
长途区号:0755 | 邮政编码:518000 |
辖区面积:约40.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1.61万人 |
人口密度:287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坑梓社区 | ~001 | 主城区 | 因由原坑梓居委会改制设立,故名。1986年8月成立时名称为坑梓居委会,2008年3月更名为坑梓社区居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秀新社区 | ~002 | 主城区 | 秀新社区服务中心是采用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形式,在坪山新区社会建设局的领导下,坑梓办事处以及秀新社区工作站的大力支持下,由深圳市龙岗区龙祥社工服务中心进…[详细] |
金沙社区 | ~003 | 主城区 | 金沙社区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成立于2011年7月,是坪山新区社会建设局、坑梓街道、金沙社区社区工作站和深圳市龙岗区龙祥社工服务中心合力打造的公益平…[详细] |
沙田社区 | ~004 | 主城区 | 沙田社区面积5.6平方公里,位于坑梓办事处东北部,与惠州市惠阳区交界,下辖上廖、下廖、李中、围角、昂俄、田脚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约17000多人,其中…[详细] |
地名由来:
从考古发掘上看,坑梓历史悠久,有关人类在此居住的文字记载始于明朝中叶。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一黄姓家族从坪山江边村迁至西坑,并建立黄氏宗祠,后人称之为“老祠堂”。西坑在坑梓镇南部,三面环山,中间有一个大坑,附近一带统称“老坑”。新乔围、城内、沙梨园等村居民均由老坑村(西坑的“老祠堂”)分出,人们遂将这几个村庄统称为“坑子”,意即老坑的子孙。因“子”与“梓”同音,后人便将“坑子”改为“坑梓”,取义“桑梓”、“梓里”,寓意为“老坑是故里”。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坑梓街道人口数量为11.61万人,位列坪山区各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位。
2004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坑梓街道第二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坑梓街道地处广东省深圳市东北部,毗邻深圳市大工业区和深圳市高新技术出口加工区,总面积40.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近万人,辖6个社区居委会、44个社区居民小组。
从1986年建镇、2004年“撤镇设街”的十多年来,坑梓沐浴改革开放的化雨春风,历届领导班子带领人民群众乘时而起,坚忍图成,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
-社会事业
近几年来,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一班人恪守执政为民理念,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前瞻的眼光、创新的胆魄、拼搏的精神,致力于打造“品牌坑梓”、“富裕坑梓”、“花园坑梓”、“平安坑梓”、“人文坑梓”、“法治坑梓”。坑梓正日益成为深圳东部强势崛起的“板块”,吸引海
历史沿革:
坑梓建制较晚,行政区划与坪山几经并析。
明清时期,坑梓属归善县。
民国元年(1912年),归善县更名惠阳县,坑梓属惠阳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惠阳县开始划分区、乡、镇,坑梓第一次成为乡级建制。
新中国建立后,坑梓乡隶属惠阳县第四区。
1957年12月,撤区并乡,坑梓乡并入坪山乡。
1958年10月,成立公社,坑梓隶属惠阳县坪山公社。
同年11月,坪山公社划归宝安县,坑梓隶属关系随之变更。
1961年7
区划: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 |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