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双东街道 | 隶属:罗定市 |
区划代码:445381004 | 代码前6位:445381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车牌代码:粤W |
长途区号:0766 | 邮政编码:527300 |
辖区面积:约24.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21万人 |
人口密度:约91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双东社区 | ~001 | 主城区 | 双东圩位于罗定江(又名泷江)之东,“泷”与“双”同音,“双东”意为“泷江河之东”故名。…[详细] |
双东村 | ~201 | 村庄 | 因村委会地处泷(谐音双)水之东,故名。村子在一个四面高、中间低,类似于铁锅形的地方,且当时全村人都姓罗,故名。…[详细] |
龙凤村 | ~202 | 村庄 | 以辖区内曾设立过龙美塘和凤竹两个农会各取一字,故名。…[详细] |
以民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因村委会设在新中国成立初曾建立过以民农会的地域上,故名。…[详细] |
大同村 | ~204 | 城乡结合区 | 1950年属罗定县第十区;1958年公社化后,设立大同大队,属罗定县罗城公社;1959年11月属罗定郁南两县合并后的罗定县大湾公社;1961年曾与陈皮…[详细] |
陈皮村 | ~205 | 村庄 | 因村委会设在陈皮村,故名。形成聚落后,约定俗称。…[详细] |
六竹村 | ~206 | 镇乡结合区 |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2年),王氏太祖德京与弟德举、德逹从清远英德迁到六竹落户,形成最早的村落。之后,黄、余、戴、邓、柳、钟、许氏太祖相练迁到村中落户…[详细] |
大众村 | ~207 | 城乡结合区 | 许氏太祖于1585年从郁南连滩河口迁移至现大众村扶朝、永红自然村落户,形成大众村最早的自然村落。之后,梁、罗、李、陈、林、邓、杨、邱姓太祖相继迁到本村…[详细] |
白荷村 | ~208 | 城乡结合区 | 清代设立白鹤寨村,属罗定州,后改白荷寨;1912年属罗定县五区;1950年属罗定县第十区;1958年公社化后,设立白荷大队,属罗定县罗城公社;1959…[详细] |
地名由来:
街道办事处驻地在双东圩,故名,双东圩位于罗定江(又名泷江)之东,泷与双同音,双东意为泷江河之东,故名。
基本介绍:
双东街道位于广东省罗定市的东北面,是罗定市四个街道之一,位于罗定市东部,东经111°36′,北纬22°48′。西与罗定主城区交界,北与附城街道相接,南与素龙街道为邻,东与华石镇和郁南县大湾镇接壤。双东街道处罗定红盆底部,属河岸低丘地貌,年平均气温220C,年均降雨量1400多毫米,无霜期345天。镇境内黄土低丘密布,适宜种植水稻和旱地作物。
镇政府驻镇新城区。新城区位于白荷、大众两村交界处,距罗定市区2公里,有3条公路与市区罗城相连接,新城区属新建圩镇,它依托罗定火车站,市区沿江路和省县公路交汇的优越环境,规划建筑用地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万人以上。2008年圩镇建设面积1.5平方公里,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双东街道人口数量为2.21万人,位列罗定市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8位。
文化旅游:
倒流榜古建筑群倒流榜古建筑群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双东街道大同村倒流榜自然村。清末建筑群,皆坐东南向西北,包括有祠堂2座,民居建筑4座。信生黄公祠,建于光绪三年(1877);辅臣黄公祠,建于
谭寿海墓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双东街道办事处陈皮村委会陈皮自然村。谭寿海为明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曾任河南道监察御史,人称笃行君子,该墓为土堆墓,古砌墓道,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
罗寨明经第位于罗定市双东街道双东村委罗寨村,年代为清乾隆年间。类别为古建筑-宅第民居。为第五批罗定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建筑本体。建设控制地带:从建筑本体向外延伸,东北至4米
历史沿革:
双东镇在宋开宝六年(973)年至明万历四年(1576)属泷水县。
明万历五年(1577)至清末,归罗定州管辖。
民国时期,隶罗定县第五区。
1950年,属罗定县第五区。
1958年,划入罗城公社。
1959年,并列入罗南县大湾公社。
1961年4月,划归罗定县管辖,设立双东公社。
1963年2月,又并入附城公社。
1964年2月,恢复双东公社。
1983年,撤销公社设立双东区。
1986年11月,撤区建立双东镇。
20
区划: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双东街道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