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广东省 > 云浮市 > 罗定市 > 罗平镇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平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背夫山墓

背夫山墓位于罗定市罗平镇横垌村背夫山,1983年清理,为战国早期土坑墓。墓长4米、宽2米、深2.3米。出土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原始陶瓷器共116件,在97件青铜器中,有人首柱形器4件,其余的以兵器最多,有戈、剑、矛、钺、镞等。此外为饮食器、盥洗器、乐器、仪仗器、工具等,出土时排列有序。该墓墓坑基本完好未被扰乱,随葬器物在墓坑内呈纵线排列,组合完整成套,排列有序,大多数是实用器,其中以兵器和工具的种类和数量较多,鼎是越式鼎,陶器花纹是广东常见的组合印纹。在墓坑底部设腰坑埋一件陶瓮。四件人首柱形器分作两对竖放于墓坑两端,各种随葬器物放置有序,说明当时有一定的埋葬规格和仪式。出土器物中,兽耳铜鉴、铜三叶矛、叉、锯、镰和

锦堂陈公祠

锦堂陈公祠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平镇平垌村委会大屋垌村。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建,坐东南向西北,一路变三路,纵二进。面阔29.8米,进深25米,面积745平方米。硬山顶,灰塑博古高脊,牌式镬耳博古封火山墙,两登带短巷,外厢正立面为两个镬耳山墙,后堂两鳌侧向有两镬耳封火山墙。全祠可见三组不同方向的八个镬耳。青砖墙体,夯土脚,青砖砌角。头门为麻石檐柱,石月梁,檐口人物雕板。前檐人物满屏雕板三步架梁。后立屏挡中已拆去,三开间两进深,9架梁,雕花平袱垫。两庑用双仿石柱,满屏雕花卷棚顶庑廊,绿釉瓦当,滴水,瓦面砌墙面灰塑牌饰。寝堂三开间三进深,前为四檩卷棚顶檐廊,重彩鎏金雕刻满屏袱垫。中堂圆木金柱9架梁,平袱垫,后檐墙体承重。边路前

长岗坡渡槽

长岗坡渡槽位于罗定市罗平镇,距镇中心约1里路,有“广东红旗渠”之称,素有“北看红旗渠,南看长岗坡”之美誉。渡槽起点位于罗定市罗平镇长岗坡,终点位于双莲村天堂顶,全长5200米。渡槽自南向北横亘大片农田之上,于天堂顶通过隧道引入金银河水库,渡槽东西两侧分布村落,渡槽管理所建于天堂顶半山,自罗平镇沿村路穿过双莲村可抵达渡槽管理所。渡槽又称高架渠、输水桥,通常架设于山谷、洼地、河流之上,用于通水、通行和通航,用来把远处的水引到水量不足的城镇、农村以供饮用和灌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国内水利设施落后,直接影响了农村的发展。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引水灌溉就成为一项突出的民生工程。渡槽作为一种水利设施,就在这种背景下在全国各地开始大规模兴建。长

舆权黄氏宗祠

舆权黄氏宗祠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平镇替西村(朗)黄自然村。祠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1980—2003年曾维修。坐东南向西北,面阔30.7米,进深19.3米,面积592平方米。广三路纵二进。硬山顶,灰塑博古脊,平瓦,博古两面雕有番鬼扛脊,博古人字斜脊封火山墙,两低鳌密檐,两登带巷,开前门,边路为两排辅屋,见人字斜脊。青砖墙画抹灰划砖线,灰沙夯土脚,门檐柱为圆木柱,双步架梁,内为砖仿石檐柱。小屏风,庑廊为7架梁,寝堂为三开间三进深,圆木金柱,砖仿石檐柱,瓜柱9架梁,前为四檩卷棚顶檐廊,后檐为墙体承重。内存清道光十八年《黄氏世系谱记》和《创造祖祠蒸尝碑》。边路为四耳房作书馆,右侧缺后角左侧再建一间为仓管,作管理宗尝用。地堂有矮

莼圃陈公祠

莼圃陈公祠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平镇平垌村委会大屋垌村。建干清光绪九年癸未(1883年),坐西南向东北,一路二进,面阔27.2米,进深27.9米,面积760平方米。硬山顶,灰塑博古脊,平瓦,书卷人字博古封火山墙,两边厢正立面有两个云头状大镬耳山墙,麻石檐柱,月梁,三步架平袱垫梁,青砖墙面抹灰勾划砖线,夯土墙脚。绿釉瓦当,滴水,头门三开间二进深,大天井有石条砌中路,后有一个四流水歇山顶拜亭,有嫁妆瓦,内用四条木柱,外用四条砖仿石柱,下有嵌素瓷花窗矮栏,天井两侧有双柱卷棚顶庑廊,六角形砖仿石柱。第二进寝堂三开间三进深,前檐砖仿石柱,中用八角形木柱,前檐为四檩卷棚顶檐廊,后檐墙体承重。中为11架梁,存三块练功石,刻有“至彀堂”三字。后墙

金山迳古道遗址

金山迳古道遗址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平镇替阳村委会塘岗村。入口处西侧为官山,东侧为京山,有京口庙,旧合称为金山。在明代打通修筑的一条从南部罗太平原到罗定州城的古道。其在京山官山一段,史载京官(贯岭)称为金山迳古道,路宽仅1米多,有的在原石上开凿,有的加砌土石和夯筑路基,有的铺垫石块。全长5里( 2.5公里),中段筑有一水库,现存有石板桥一座,长2.4米,宽86公分,深1米。金山迳古道为罗定陆上交通的第一险关,历史价值尤为重要。1994年6月8日公布为罗定市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璘陂遗址

陈璘陂遗址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平镇营下村委。明万历年间,陈璘动用数千军民,在今信宜佛子岭筑陂,开挖并用石砌水渠20华里,灌溉罗平沙(朗)良田一百多顷,是明清罗定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项水利工程。陈璘陂建成使用300余年后,至1960年在原址新建引沙陂头,并在陈磷古陂引水渠东侧砌筑引沙水渠。陈璘陂及其引水渠遗址对研究和建设引水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2011年2月14日公布为罗定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沙朗墟龙头寺遗址

沙朗墟龙头寺遗址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平镇罗平镇社区居委会沙(朗)墟。建于明代,因为后山之脉如巨龙,到此回头,称龙头,故称龙头寺。龙头寺奉祀水神北帝,有对联云“龙在斯灵何关深水,头昂有意偏顾三江”,龙头寺曾经历三次修葺,第一次在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第二次在清中后期。五十年代被毁,八十年代村民自行修复。有一定的历史文物价值。1994年6月8日公布为罗定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京山口抗日战壕

京山口抗日战壕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平镇榃阳村委会塘光村京山口。1944年,日军进犯罗定,适逢蔡廷锴将军在乡,组织当地三罗民众抗击来犯日军而在罗定一罗镜的主要通道金山迳山口的山腰开挖200米战壕,一直延入金山迳口。该战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11年2月14日公布为罗定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惠民庙

惠民庙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平镇湴塘村委会马溪村,河东岸河滩小山岗。汉代有民庙,明代建惠民庙。1986年重建,坐东向西,二进。泗盆西为古榄,为罗定泷江急流转平缓的一个较大的河滩码头,小船与大船驳接,历来较繁荣,庙祀水神北帝,较有名气。1994年6月8日公布为罗定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罗定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

广东罗定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罗定市生江镇、罗平镇境内,地处金银河水库、罗定江生江镇和罗平镇河段,总面积1003.19公顷,湿地率61.8%,属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河流与库塘复合湿地生态系统。该湿地公园景观优美,周边历史文化深厚,有较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化堂梁公祠

化堂梁公祠位于罗定市罗平镇平垌村委茶岗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坛庙祠堂。为第五批罗定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建筑本体。建设控制地带:从建筑本体向外延伸,东北至14米,北至5米,西至7米,东至排水坑为界。

大榄塘村三进士墓

大榄塘村三进士墓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平镇黄牛木村委会大榄塘自然村,明代土堆墓。坐南向北。因张广扬、张昌、张澜墓三墓并排而称三进士墓。张广扬,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中进士,曾任中军都督府经历。父张昌,明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曾任弋阳知县。兄弟张澜,阮通志云为德庆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中进士。该墓葬对研究张氏宗族文化传承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1年2月14日公布为罗定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