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七迳镇 | 隶属:高新区 |
区划代码:440904103 | 代码前6位:440904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粤K |
长途区号:0668 | 邮政编码:525000 |
辖区面积:约9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6.24万人 |
人口密度:69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7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七迳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在七迳镇中心地带,故名。1987年,由电白县人民政府批准命名并沿用至今。…[详细] |
厂前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因其在厂前村内办公,故名。1998年,由电白县人民政府批准命名并沿用至今。…[详细] |
园南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在工业园南边,故名。2014年6月从乙烯厂周边搬迁,经电白县人民政府批准命名为园南居委会并沿用至今。…[详细] |
那艮村 | ~201 | 村庄 | "解放前该地办事处设在东寮村。解放后便将服务处所搬到那银村,故称那银村委会。后因国务院第三批简化字,将""银""字改为""艮"",更名为那艮村委会。"…[详细] |
木等村 | ~202 | 村庄 | 1961年从那艮生产大队分开成立木等生产大队,1983年称木等乡;1987年称木等村委会;1998年称木等管理区,1999年称木等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官屋地村 | ~203 | 村庄 | 1953年称官屋乡;1958年称官屋生产大队;1983年称官屋乡;1987年称官屋村委会;1989年称官屋管理区;1999年称官屋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七迳村 | ~204 | 镇中心区 | 因村委会处在七迳圩中心地带上,故名。1953年称七迳乡;1958年称七迳生产大队;1983年称七迳乡;1987年称七迳村委会;1989年称七迳管理区;…[详细] |
尼乔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1953年称尼乔乡;1958年称尼乔生产大队;1983年称尼乔乡;1987年称尼乔村委会;1989年称尼乔管理区;1999年称尼乔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南山埇村 | ~206 | 镇乡结合区 | 1962年成立南山埇生产大队,生产大队办公地址在南山埇村内;1971年因工作需要和民意,把生产大队搬迁回现在的地址。1983年称南山埇乡;1987年称…[详细] |
那楼村 | ~207 | 城乡结合区 | 1958年称那楼生产大队;1983年称那楼乡;1987年称那楼村委会;1989年称那楼管理区;1999年称那楼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马鹿村 | ~208 | 村庄 | 1953年称马鹿乡;1958年称马鹿生产大队;1983年称马鹿乡;1987年称马鹿村委会;1989年称马鹿管理区;1999年称马鹿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新屋仔村 | ~209 | 村庄 | 1953年称新屋仔乡;1958年称新屋仔生产大队;1983年称新屋仔乡;1987年称新屋仔村委会;1989年称新屋仔管理区;1999年称新屋仔村委会,…[详细] |
山岚村 | ~210 | 村庄 | 1953年称山岚乡;1958年称山岚生产大队;1983年称山岚乡;1987年称山岚村委会;1989年称山岚管理区;1999年称山岚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东山村 | ~211 | 村庄 | 东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河林村 | ~212 | 村庄 | 1953年称河林乡;1958年称河林生产大队;1983年称河林乡;1987年称河林村委会;1989年称河林管理区;1999年称河林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张屋村 | ~213 | 村庄 | "1961年从米粮生产大队一分为""三""成立下氹生产大队;1963年称张屋生产大队;1983年称张屋乡;1987年称张屋村委会;1989年称张屋管理…[详细] |
米粮村 | ~214 | 村庄 | 1953年称米粮乡;1958年称米粮生产大队;1983年称米粮乡;1987年称米粮村委会;1989年称米粮管理区;1999年称米粮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柏坡村 | ~215 | 村庄 | 1958年称柏坡生产大队;1983年称柏坡乡;1987年称柏坡村委会;1989年称柏坡管理区;1999年称柏坡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2004年把办事处…[详细] |
田头屋村 | ~216 | 村庄 | 1958年称田头屋生产大队;1983年称田头屋乡;1987年称田头屋村委会;1989年称田头屋管理区;1999年称田头屋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那增村 | ~217 | 村庄 | 1953年称那增乡;1958年称那增生产大队;1983年称那增乡;1987年称那增村委会;1989年称那增管理区;1999年称那增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地名由来:
昔为七条道路之交点,故名。
荣誉排行:
2022年1月,七迳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广东省卫生城镇。
基本介绍:
七迳镇位于茂名市茂港区中部,东南与电白县陈村、水东镇相接,西连茂南区鳌头、袂花镇,毗邻沙院、小良、坡心等镇。全镇总面积90平方公里,人口6.87万,辖17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镇内,有雨公山庙宗教场所。七迳镇是茂名市茂港区的一个典型城郊镇。离茂名市区中心仅18公里,闻名全国的茂名100万吨乙烯厂座落其中。交通便利,国道325线高(州)水(东)一级公路、茂(名)水(东)线,七(迳)那(霍)线、水(东)林(头)路纵横交错,新建的茂名至水东港专线铁路以及茂名100万吨乙烯进厂铁路交汇其中。茂名机场规划选址在该镇。七迳镇以丘陵平原地貌为主,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3℃,年降雨量1500
历史沿革:
隋初为南巴县地,隋大业年间隋县并入连江县。
唐武德年间复置南巴县。
宋开宝五年(972),隋县并入茂名县。
1949年11月,为第三区水东乡。
1957年置七迳乡。
1958年改设七迳公社。
1983年12月,撤公社置七迳区。
1987年4月,撤区设七迳镇,此名沿用至今。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根据国函〔2001〕11号文件设立茂港区,七迳镇隶属之。
2014年,撤销茂港区和电白县,设立电白区,七迳镇隶属之。
区划:广东省·茂名市·高新区·七迳镇 |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