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始兴县 > 沈所镇

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沈所镇

[移动版]
地名:沈所镇隶属始兴县
区划代码:440222108代码前6位:440222
行政区域:广东省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粤F
长途区号:0751 邮政编码:512000
辖区面积:约16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1.21万人
人口密度:7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沈所社区~001镇中心区
因沈姓先迁此开基,后成为当地的大姓,明代此地为始兴五处屯军卫所之一,便称“沈所”。…[详细]
沈南村~201镇乡结合区
1956年为沈南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改称沈南大队;1983年改称沈南乡;1987年改称沈南管理区;1998年撤区建村,改称沈南村村委会至今。…[详细]
沈北村~202村庄
新中国成立前为四村、五村;1953年成立沈北乡;1955年为金旱农庄;1960年成立沈北大队;1983年改称沈北乡;1987年改称沈北管理区;1998…[详细]
群丰村~203村庄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1964年八一片、独丰片、胜群片合并、成立八一大队;1978年从八一大队分出,成立群丰大队;1983年改称独丰乡,后群胜…[详细]
石内村~204村庄
1951年为石下内乡;1956年为鹅公高级社;1958年成立石内大队;1960年与围溪合并为鹅公大队;同年冬群星并入称石内大队;1979年围溪、群星从…[详细]
八一村~205村庄
1949年冬“外营”改称“八一”;1961年成立八一大队;1964年独丰、群胜、八一合并,仍称八一大队;1978年独丰、群胜分出,保留八一大队;198…[详细]
石下村~207村庄
沈所镇石下村位于始兴县西南5千米。何谓“石下”?在始兴县沈所镇的南面,有一座“鹅公咀”石山,放眼望去,村子恰好位于石山之下,因此而得名“石下村”。从村…[详细]
花山村~210村庄
1949年冬成立花山农会;1950年大坪、黄坑、花山合并,大黄花村;1958年成立花山大队;1983年改称花山乡;1987年改称花山管理区;1999年…[详细]
瑶族村~211村庄
瑶族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南方村~212村庄
1951年为南方农会;1956年为高级社;1958年改称南方大队;1983年成为南方乡;1987年改称南方管理区;1998年撤区建村,改称南方村村委会…[详细]
兴仁村~213村庄
1951年为兴仁农会;1953年为兴仁乡;1956年为黄所乡;1958年成立兴仁大队;1983年改称兴仁乡;1987年改称兴仁管理区;1998年撤区建…[详细]
黄所村~214村庄
1951年为黄所农会;1953年-1957年称黄所乡;1958年成立黄所大队,1983年改称黄所乡;1987年改称黄所管理区;1998年撤区建村改称黄…[详细]

地名由来:

一千多年前,沈姓先人迁此开基,后成为当地大姓。明代此地为始兴县的五处屯所之一,故名“沈所”。

荣誉排行:

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沈所镇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1年7月,沈所镇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基本介绍:

始兴县辖镇,1993年设沈所镇,2001年花山乡合并沈所镇。位于始兴县城的西南部,墨江河下游,距县城约3公里,沈江公路贯通于本镇,和国道323线相连,交通畅达,辖区内有14个村委。有风景秀丽的平湖山庄,带传奇色彩的阿公岩,老革0据地铜钟寨,广东省委旧址“红围”,具有沈所标记的沈所塔。产业以茶场、柑场、建筑、家私为主,农业以水稻、花生、黄烟、蚕桑、蔬菜、豆类为主。特产有草席、扁担、竹笠等。城镇建设严格按照始兴县城市建设管理的要求,做好墟镇建设规划,严厉整治脏、乱、差的不良现象。投入5万元特邀省国土资源厅科技人员,搞好了墟镇规划内2.7平方公里的测绘总体规划,为美化净化墟镇,并将在近期内建好一条长

+查看详细沈所镇概况>>

文化旅游:

铜钟寨

坐落在始兴县沈所镇八一村。铜钟寨结合了丹霞地貌和岩洞地貌,景区内奇峰峭拔,是以奇特的自然风光、红色历史教育为基础,性学研究为特色的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有天然、完美、宏伟、神奇的生命之门——大仙

石下古村

位于始兴县西南5千米沈所镇石下村。据族谱记载,石下李氏始祖火德公,原居福建宁化李家坊,时值宋、元兵燹,携妣避乱于上杭,历经数次徙居始兴碰塘水,后至此,450多年,繁衍20多代,现人口3000

沈所镇红围

沈所镇红围位于沈所镇沈北村。整座围用红褐色沙灰及河石砌到顶,外墙呈赤红色,故称“红围”。该围坐西北向东南,面阔27.05米,进深36.08米,五层高约15米。围楼瓦面已毁,只剩下四周残墙,竖

旱头岭墓

旱头岭墓位于始兴县沈所镇旱头岭东坡,东临墨江。1985年清理2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底铺一层河卵石。其中一号墓长1.9米,宽0.9米,随葬品有陶器筩、瓿、盒、鼎共5件,其中筩的肩部饰

三栋屋围楼

三栋屋围楼位于沈所镇沈南村。整座围楼由青砖、河石和木构筑。该围楼坐西北向东南,建于清代。面阔21米,进深18.4米,五层高约15米。顶层四角稍凸出。二层以上天井四周出靠栏(走廊)。围墙牢固结

历史沿革:

中华民国时期,属二约乡。

1949年10月,属二区人民政府。

1953年,改称二区公所。

1956年3月,改为沈所乡。

1958年6月,改称沈所乡人民委员会。

1958年9月,属卫星公社。

1958年冬,始兴南雄两县合并后属始兴公社。

1960年冬,始兴、南雄分县后成立沈所公社。

1983年,沈所公社改为沈所乡。

1993年,沈所乡改为沈所镇。

2001年,花山乡并入。

沈所南山姜

沈所南山姜是始兴南山姜典型代表。南山姜为生姜的一个品种,姜科山姜属植物。始兴是南山姜的产地之一,据《新华本草纲要》记载,南山姜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韶关始兴一带,其姜要小,观赏性要差点,但药用性价值很

李玉勋

李玉勋字颂唐,始兴沈所人,清邑庠生(秀才)。生于咸丰己未年(1859)十月二十六日,殁于民国14年(1925)。李玉勋是遗腹子,其父逝世两个月后才呱呱堕地。其母又长病,一家三口全靠比他年长16岁的哥哥

邓文畴

邓文畴,又名邓悦耕,1917年10月出生于始兴县沈所圩一个书香门第。邓文畴7岁入沈所小学,后考入县立高小读书。由于他刻苦攻读,以优异成绩毕业,与堂兄邓文礼双双荣获学校喜报回家。1932~1937年,邓

陈大梅

陈大梅1921年农历二月生于始兴县沈所镇外营村。家有祖母、父母亲及兄弟多人。小时候曾在本村读私塾,后寄养在舅婆家并在其村里的一间小学读书,继又转入县城始兴县立一小直至毕业。陈大梅因家庭贫穷,无法继续供

陈遐瓒

陈遐瓒,字普元,始兴县沈所乡兴仁里村人。1926年10月1日出生于书香之家,从小接受新文化熏陶。1932~1944年,先后在学哲小学、始兴县立第一小学、中山大学附中学习。1944年考入中山大学英语系。

李子衡

李子衡,字化端,号展鸿,始兴县沈所镇石下村人,1916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励志读书,9岁时(1925年)入读城南皇沙聚星书院,14岁时因家计艰难而辍学,在县城新星斋杂货店做徒工。村中一绅士讽

邓献焜

邓献焜,始兴沈所圩人,生于1908年。从小聪明伶俐,活泼开朗,遇事爱动脑筋。其父邓文波在沈所圩开有一间杂货店,他九岁就开始帮助父亲看店门和办货,很少搞错,因而倍受父母喜爱和邻里称赞。虽然家境清贫,但由

陈方畴

陈方畴,1926年生于始兴县沈所镇兴仁里村。1944年在始兴中学初中毕业,1945年始兴沦陷,在陈遐瓒教育指引下,加入青年抗日同盟,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1947年在志锐中学高中毕业,下半年在肇庆


以下地名与沈所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