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合水镇 | 隶属:兴宁市 |
区划代码:441481133 | 代码前6位:441481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粤M |
长途区号:0753 | 邮政编码:514000 |
辖区面积:约38.9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96万人 |
人口密度:50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2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合水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因罗岗河、黄陂河在此处汇合成宁江,故名合水。…[详细] |
龙北社区 | ~005 | 镇乡结合区 | 因居委会驻地在原龙北镇(现已并入合水镇),故名。…[详细] |
溪唇村 | ~200 | 镇乡结合区 | 因靠近石马河(溪)边,当地人以位于河1的边沿俗称为“溪唇”,故名。…[详细] |
罗陂村 | ~201 | 村庄 | 本村全是罗姓,宁江上游筑有一个陂头,故名。…[详细] |
富和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小地名“房屋坑”由上下2片组成,上片为“富斗屈”,下片名“静和堂”,因“屈”与“富”谐音,在两片合并时各取一字,称为“富和村”,故名。…[详细] |
五联村 | ~203 | 村庄 | 1956年建水库时,陈、钟、卢、刘、郑5姓聚居在一起,取名为“五联”。…[详细] |
双溪村 | ~204 | 村庄 | 清朝设堡,因村内有蛤蟆石和上洋二条小溪而得名。…[详细] |
湖岭村 | ~205 | 村庄 | 原是洋岭下,湖陂当时人口居多,取洋岭下和湖陂其中一种称为“湖岭”,故名。…[详细] |
乐群村 | ~206 | 村庄 | 1956年前属双溪乡,以村内小学之名命名,称为“乐群”。故名。…[详细] |
麻坑村 | ~207 | 村庄 | 因村址原驻地在大山坑坪地,得名上麻坑,后兴建水库将上麻坑的“上”字去掉,故名。…[详细] |
一八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属合水农场分属机构,按农场排行次序第一管理区和第八管理区,后合并为一八管理区。2021年3月,经兴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同意转为行政村,称“一八村民委员…[详细] |
二三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属合水农场分属机构,按农场排行次序第二管理区和第三管理区,后合并为二三管理区。2021年3月,经兴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同意转为行政村,称“二三村民委员…[详细] |
上官村 | ~212 | 村庄 | 该村有一条南北流向的官田河。位于此河的上段,故称上官。…[详细] |
洋田村 | ~213 | 村庄 | 官田河由北而南流经该村,由于它的四周尽是高山,中间是盆地,有面积较大的湖洋田,故称之为洋田村。…[详细] |
中官村 | ~214 | 村庄 | 因该村地处官田河之中部,故名之中官。1958年年称中官大队,1984年至1986年称中官乡,1989年改称中官管理区,1999年改称中官村委会。200…[详细] |
下官村 | ~215 | 村庄 | 官田河流经其间,该村因位于此河下游,故称之为下管。…[详细] |
罗英村 | ~216 | 村庄 | 该村在解放前称水罗塘上村。高级社后期成立大队时,命名为罗英大队。…[详细] |
明星村 | ~217 | 村庄 | 村里的各项事业都像天上的明星一样发亮,故名。…[详细] |
石陂村 | ~218 | 村庄 | 石陂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龙东村 | ~219 | 村庄 | 因位于龙北镇的东部而得名。由谭文阁、张公排、枫树塘、杨桃树下四个自然村组成。…[详细] |
白泡村 | ~220 | 村庄 | 因有黄陂河流经本村,注入合水水库,据说该河流经本村时,河中冒起许多白色水泡,因名“白泡”。…[详细] |
霞洞村 | ~221 | 村庄 | 有罗塘河流经本村,注入合水水库。霞洞解放前与现在的龙东村合称下硿。因“下”与“霞”,“硿”与“洞”谐音,改称“霞洞”。…[详细] |
四五村 | ~222 | 镇乡结合区 | 属合水农场分属机构,按农场排行次序第四管理区和第五管理区,后合并为四五管理区。2021年3月,经兴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四五管理区、六管理区合并设…[详细] |
地名由来:
合水镇因罗岗河、黄陂河在境域处汇合成宁江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合水镇人口数量为1.96万人,位列兴宁市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7位。
2020年2月,合水镇被授予2019年度广东省卫生镇(县城)荣誉称号。
基本介绍:
合水镇位于兴宁市中部,南与龙田相邻,西接叶塘,西北毗大坪,北与坪洋、岗背交界,东与龙北相连,距兴城15公里,总面积38.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71亩,其中水(旱)田3671亩,旱畲地2200亩,果林地2882亩,山地6595亩。辖8个村委会(罗陂、溪唇、富和、五联、湖岭、双溪、乐群、麻坑),1个圩镇居委会和国营合水农场,全镇总人口17243人,其中农业人口14881人,镇机关干部职工125人,场机关干部职工32人。全镇共有22个党支部(总支),党员560人,圩镇建成区0.85平方公里。
合水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省道S225线贯穿其中,交通十分方便,同时合水还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
文化旅游:
玉成围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合水镇森洞村九组,由陈氏十四世寿公兴建,始建于民国十一年(1921)。坐东南向西北,为三堂二横一围龙屋,总面阔53.6米,总进深48.9米,建筑占地面积2630平
历史沿革:
1979年,兴宁县辖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43个。
今合水镇境地分属合水、龙北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3年11月,兴宁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撤社设区建乡规划》,决定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全县共设区公所28个和镇1个。
今合水镇境地分属合水、龙北区公所。
1987年6月,根据广东省政府《关于对兴宁县撤销区公所设置乡(镇)建制的批复》,兴宁县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撤销29个区(镇),改设22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