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紫荆镇 | 隶属:桂平市 |
区划代码:450881122 | 代码前6位:450881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桂R |
长途区号:0775 | 邮政编码:537000 |
辖区面积:约26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3万人 |
人口密度:约8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三江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三江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紫荆老乡家园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紫荆老乡家园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象军村 | ~201 | 镇中心区 | 象军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白云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白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田心村 | ~203 | 村庄 | 田心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蒙冲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蒙冲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花蕾村 | ~205 | 村庄 | 花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田泗村 | ~206 | 村庄 | 田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寻蓬村 | ~207 | 村庄 | 寻蓬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木山村 | ~209 | 村庄 | 木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坪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大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深水村 | ~211 | 村庄 | 深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元安村 | ~212 | 村庄 | 元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广村 | ~213 | 村庄 | 大广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合水村 | ~214 | 村庄 | 合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古滩村 | ~215 | 村庄 | 古滩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小江村 | ~216 | 镇乡结合区 | 小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地名由来:
紫荆镇地处山区,热带植物繁生,紫荆树多,素有“荆山紫水”之称,故镇以“紫荆”命名。
基本介绍:
紫荆镇位于桂平市西北部,座落大瑶山山脉南端,东连平南县,南接本市西山镇,西与武宣县相邻,北同金秀瑶族自治县交界,距城区41公里。总面积265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0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000人,有汉、壮、瑶、苗、侗、仫佬、土家等7个民族。2002年全镇社会总产值6000多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5000多万元,财政税收2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00多元。
紫荆镇耕地面积0.84万亩,其中水田0.64万亩,林业总面积30.4万亩,主要盛产杉木、松木等用材林,森林蓄积量30多万立方米。镇内还有大量的笋竹、玉桂、八角、油茶等经济林以及柑桔、橙、李、柿、榄等水果。大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紫荆镇被授予2022年度(总第六批)广西森林乡镇称号。
202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卫会命名紫荆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镇”。
2017年12月,紫荆镇上榜广西2017年度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名单。
文化旅游:
太平军总部—紫荆茶地级别:县级时代:1851年地址:位于桂平市紫荆镇茶地村内保护范围:以赵氏宗祠前座及其前左侧两个小房的四周外檐滴水的范围内为保护范围。建控地带:宗祠及宗祠前面长宽各22米的
蓝江冲蓝缸遗址级别:县级时代:清代地址:位于桂平市紫荆镇象军村马扁屯木山界的百假坑与蓝江冲交叉处保护范围:蓝缸及其周围6米范围内为保护范围。建控地带: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相同。公布文件号:
杨秀清故居遗址位于桂平市紫荆镇木山村东王冲内。故居始建无考,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1平方米,进深4.8,宽4.35。泥舂墙木结构,悬山顶,上覆小青瓦。原是杨秀清居室,解放初期重修后曾是生产队公
大冲书屋遗址位于桂平市城西北约45公里紫荆镇蒙冲村大冲屯内,遗址为圆形的土墩,直径约10米,高出周围地面约1米,道光二十六年(1846)至次年九月,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曾在此以教书为名,积极宣
曾玉景、罗氏合葬墓位于桂平市紫荆镇大坪村茶地屯背的山坡上,平面布局呈葫芦形,由拜台、祭台、封土堆组成,坟圈、封土堆由鹅卵石围砌,灰沙批面。墓坐西向东,坟镶石碑3方,中间1方,高0.6米,宽0
历史沿革:
清末民初,属宣二里紫荆山左水和右水。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瑶王李荣保成立十八山区,后改木山乡,后又称瑶山区,辖宣化、开化、归化3个乡。
1950年,称紫荆乡。
1953年,成立桂平县第十六区。
1958年,成立紫荆公社。
1984年,称紫荆乡。
1993年,称紫荆镇。
淮山,又称山药,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是药疗、食疗的常用品。近代医家张锡纯认为:“淮山药脾肾双补,在上能清,在下能固,和小便而能止大便。”在选择使用时,有生用与炒用的不同。生用淮山能补脾养胃,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