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滚贝侗族乡 | 隶属:融水县 |
区划代码:450225207 | 代码前6位:450225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桂B |
长途区号:0772 | 邮政编码:545000 |
辖区面积:约38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17万人 |
人口密度:3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吉羊村 | ~201 | 乡中心区 | 以驻地得名。驻吉羊村,故名。原属罗城县三防后区吉羊乡。1952年划归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滚贝区,称吉羊乡。1958年成立滚贝公社时称大队。1959年恢复称…[详细] |
滚贝村 | ~202 | 村庄 | 以驻地取名。驻滚贝村,故名。原属罗城县三防后区吉羊乡滚贝村。1952年划归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滚贝区,称滚贝乡。1958年成立滚贝公社时,称滚贝大队。19…[详细] |
同心村 | ~203 | 村庄 | 因驻地得名。驻同心村,故名。原属罗城县三防后区吉羊乡。1952年划归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滚贝区,称同心乡。1958年成立滚贝公社时,称大队。1959年复称…[详细] |
平浪村 | ~204 | 村庄 | 因驻地取名。驻平浪村,故名。原属罗城县三防后区吉羊乡。1952年划归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滚贝区,称平浪乡。1958年成立滚贝公社时,与尧等乡合并成立平等大…[详细] |
同乐村 | ~205 | 村庄 | 原驻同乐村,故名。同乐以杨家、吴家、韦家三姓聚居。…[详细] |
支文村 | ~206 | 村庄 | 因驻地得名。驻支文村,故名。原属罗城县三防后区吉羊乡。1952年划归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滚贝区,称支文乡。1958年成立滚贝公社时,称大队。1959年复称…[详细] |
尧贝村 | ~207 | 村庄 | 因驻地得名。驻尧贝村,故名。原属罗城县三防后区吉羊乡尧贝村。1952年划归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滚贝区,称尧贝乡。1958年成立滚贝公社时,称尧贝大队。19…[详细] |
三团村 | ~208 | 村庄 | 因驻地取名。驻三团村,故名。1779年由基道、大榜、羊田等计有100户,故3村为一团。原属罗城县三防后区吉羊乡。1952年划归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滚贝区,…[详细] |
烈洞村 | ~209 | 村庄 | 因驻地得名。驻烈洞村,故名。辖域原属罗城县三防后区吉羊乡。1952年划归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滚贝区,称烈洞乡。1958年成立滚贝公社时,称大队。1959年…[详细] |
尧佐村 | ~210 | 村庄 | 因驻地得名。驻尧佐村,故名。原属罗城县三防后区吉羊乡。1952年划归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滚贝区,属尧贝乡。1958年成立滚贝公社时,属尧贝大队。1959年…[详细] |
平等村 | ~211 | 村庄 | 因驻地得名。驻平等村,故名。原属罗城县三防后区吉羊乡。1952年划归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滚贝区,称尧等乡。1958年成立滚贝公社时,与平浪乡合并成立平等大…[详细] |
地名由来:
滚贝侗族乡因乡政府曾驻滚贝村滚贝屯而得名。约清雍正二年(1724年),有名为“分培”的先民至此定居,后人遂以其名为村名,“分培”与汉语“滚贝”谱音,故名。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滚贝侗族乡人口数量为1.17万人,位列融水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4位。
2017年12月,滚贝侗族乡上榜广西2017年度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名单。
基本介绍:
滚贝侗族乡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部高寒山区,是广西唯一的侗族乡。乡人民政府驻吉羊村大云屯,距县城92公里。总面积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03.87公顷,其中水田529.2公顷,旱地874.7公顷,林地面积21797.5公顷,辖同心、平浪、平等、同乐、支文、烈洞、尧佐、尧贝、三团、滚贝、吉羊等11个村委会,99个自然屯。年末总人口1.835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有侗、苗、瑶、汉、壮、水6个民族,侗族人口占总人口46.7%。滚贝侗族乡平均海拔达700米,年平均气温为18℃。通车里程90多公里。土特产品主要有香猪、香鸭、香菌、木耳、重阳笋。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兼种马玲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有大云乡,属罗城县。
1952年8月,划归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同年11月,设滚贝区。
1958年9月,设滚贝公社。
1959年5月,将同心大队分为同心、一心两个大队,并将一心、甲朵、滚岑、甲烈4个大队划出,与万宝山公社划出的5个大队另设洞头公社,同时划出结合大队归任洞公社。
1962年7月,复设滚贝区。
1968年12月,滚贝区改为滚贝公社。
1984年7月,滚贝公社撤改为滚贝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