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岜沙村 | 隶属:丙妹镇 |
区划代码:522633100207 | 代码前6位:522633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贵H |
长途区号:0855 | 邮政编码:5574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岜沙为侗语音译名,意为巴芒草和杉树多的地方,因开发这里前巴芒草和杉树多,故名。
荣誉排行:
2020年8月,岜沙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2019年12月,岜沙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2018年10月,农业农村部将岜沙村推介为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岜沙村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15年7月,岜沙村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
2015年3月,司法部、民政部表彰岜沙村为第六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014年2月,岜沙村入选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2年12月,岜沙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9年12月,岜沙村被纳入第一批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基本介绍:
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是贵州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地区,是中国现今唯一一支枪不离身的苗人部落后裔,它距从江县城仅7.5公里之遥。海拔550米,全村土地面积18.28平方公里,主产水稻,也产小麦、玉米等。
岜沙解放前属玉堂乡第七保;一九五三年建政时属于龙江小乡;一九五六年建社时为“忠诚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九五七年属于丙梅片;一九五八年属于丙梅公社,名为岜沙生产队;一九八四年属于丙妹镇,名为岜沙村民委员会。
只有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或许你才会知道什么叫神秘,什么叫原始和什么叫淳朴。在这片土地上,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淳朴怡然。这里的苗胞们蓄着长长的发鬏,穿着深色的
历史沿革:
岜沙解放前属玉堂乡第七保;解放后1952年前仍属玉堂乡;1953年建政时属龙江小乡;1956年建社时名为“忠诚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丙梅片;1958年属丙梅公社,名为岜沙生产大队;1984年8月属丙妹镇,名为岜沙村民委员会;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丙妹镇,仍称岜沙村民委员会;2016年1月14日,省政府批复同意从江县撤销丙妹镇、雍里乡合并设置新的丙妹镇。
仍称岜沙村民委员会。
周边相关:
岜沙村附近有加榜梯田、占里村、增冲鼓楼、小黄侗寨、小黄侗族、占里侗寨等旅游景点,有从江椪柑、从江香猪、从江田鱼、从江香禾糯、香猪全家福、从江烧田鱼等特产,有侗族琵琶歌、从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鼓楼营造技艺、瑶族医药(药浴疗法)、苗族吃鼓藏、岜沙苗族成人礼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