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山苗族彝族乡 | 隶属:大方县 |
区划代码:520521217 | 代码前6位:520521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贵F |
长途区号:0857 | 邮政编码:551600 |
辖区面积:约8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32万人 |
人口密度:15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新坝村 | ~201 | 村庄 | 一、地理位置
新坝村位于大山乡政府东面,距政府所在地3公里。新坝村辖9个村民组,349户,1437人,辖区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60亩(…[详细] |
解放村 | ~202 | 村庄 | 一、地理位置
解放村位于大山乡政府西南面,距大山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解放村辖4个村民组,164户,513人,辖区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详细] |
棉山村 | ~203 | 村庄 | 棉山村位于大山乡政府西南面,距大山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棉山村辖8个村民组,397户,1328人,辖区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93亩(指土地承包…[详细] |
光华村 | ~204 | 村庄 | 光华村位于大山乡政府西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光华村辖8个村民组,783户,2642人,辖区面积1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56亩(指土地承包面…[详细] |
柏杉村 | ~205 | 村庄 | 因村境杉林丫口长有白杉树得名。新中国成立前取名柏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为长石基层人民公社白沙管理区,1961年10月属长石区松鹤人民公社柏杉大队…[详细] |
柿树村 | ~206 | 村庄 | 柿树村位于大山乡政府东南面,距政府所在地15公里。柿树村辖4个村民组,388户,1336人,辖区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0亩(指土地承包面积…[详细] |
河坝村 | ~207 | 村庄 | 原名河坝沟,因有一条小河沟,山洪多年冲击成一个沙坝得名。…[详细] |
松鹤村 | ~208 | 村庄 | 松鹤村位于大山乡政府东南面,距政府所在地12公里。松鹤村辖7个村民组,411户,1457人,辖区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0亩(指土地承包面积…[详细] |
沙土村 | ~209 | 村庄 | 沙土村位于大山乡政府东南面,距政府所在地9公里。沙土村辖7个村民组,447户,1572人,辖区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80亩(指土地承包面积)…[详细] |
松明村 | ~210 | 村庄 | 松明村位于大山乡政府南面,距乡政府4公里。松明村辖8个村民组,611户,1943人,辖区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50亩(指土地承包面积),荒山…[详细] |
高峰村 | ~211 | 乡中心区 | 高峰村位于大山乡政府所在地,距大方县城69公里。高峰村辖10个村民组,534户,2029人,辖区面积1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40亩(指土地承包面…[详细] |
地名由来:
大山苗族彝族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九龙山脉的大山脚下而得名。
基本介绍:
在大方县北部。面积83平方公里。人口1.32万,其中苗、彝等民族占30.3%。辖12村委会。1953年置大山、柿树、松鹤乡。1958年撤乡并入长石大公社。1961年后析建3公社。1984年改置大山苗族彝族乡、松鹤彝族苗族乡和柿树乡。1991年合并置大山苗族彝族乡,并划原隆里乡部分地入辖。有煤矿。产生漆。有中小学3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高峰,在大方东北43公里。人口260,有苗、汉等民族。海拔 1 800 米。位于大山山腰,故名。设农贸集市。有简易公路南接326国道。
历史沿革:
1950年,属十二区。
1953年4月,由大山村上半村建立大山乡。
1958年9月,成立大山公社;同年11月,改管理区。
1963年3月,施梨析出,恢复大山公社。
1984年2月,改大山苗族彝族乡。
1991年12月,由原大山苗族彝族乡的高峰、朝阳、解放、新坎4个村,松鹤彝族苗族乡的沙土、松明、松鹤、白砂4村,柿树乡的柿树、河坝2村、隆里乡的绵山、光华2村,合并为大山苗族彝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