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班台村 | 隶属:凤亭乡 |
区划代码:522728212204 | 代码前6位:522728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贵J |
长途区号:0854 | 邮政编码:558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据查,当时该寨居住的族人全部是苗族,布依族人来到这个寨子赶走了所有的苗族人,“苗族”用布衣语译为“不游”,后取名“游台。解放初,游台寨人从广西天峨县以及广西其他地方运输生活物品到二台坡码头。然后把物品搬到寨上各自家中。来到寨门口的大台子休憩,休憩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台子,1953年5月,“游台”改为“班台”。
基本介绍:
班台村,位于班仁乡北部,辖3个组,212户913人,现有田175亩,土215亩,主要种养业为主,外出务工为辅的产业结构,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养猪、黑山羊、鸡等,部份以养渔为主。林业产品有油桐,板栗、核桃等。
班台村与金祥村、红光村、凤亭村、勤丰村、联明村、抗村村、交吾村、国光村、仁兴村相邻。
历史沿革:
1979年5月正式成立班台村村民委员会。
原属班仁乡;2014年区划调整班仁乡并入凤亭乡,隶属凤亭乡。
周边相关:
班台村附近有高原千岛湖休闲度假园区、罗甸县天眼驿站景区、打黛河天坑、大关地质生态农业观光园、罗甸中共蛮瓦支部旧址、红水河景区等旅游景点,有罗甸玉、罗甸艾纳香、罗甸荷叶粑、罗甸脐橙、罗甸火龙果、罗甸奇石等特产,有布依族土布制作扎染工艺、苗族夜乐舞、苗族花棍舞、水族端节、芦笙舞(鼓龙鼓虎-长衫龙)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