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台沙村 | 隶属:乐治镇 |
区划代码:520525105211 | 代码前6位:520525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贵F |
长途区号:0857 | 邮政编码:5533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地名由来:
台沙为古彝语音译,大田之义。
基本介绍:
台沙村位于乐治镇政府的东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辖后冲组、卢家水井组、张家寨组、竹子冲组、苗寨组、家、李家寨组、台沙坝组共7个村民组,全村共313户、1273人,国土面积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868亩,荒山、荒坡面积1200余亩,居住着汉族、苗族、穿青人、彝族、布依族等5个民族的人民,台沙村土地肥沃,很适宜于种植玉米、烤烟、辣椒等农作物,成片的荒山、荒坡适宜于经果林种植。在后冲组更有一种纯白色的石头
台沙村的具体来由:相传在明清时期,大批盐商用马从大方县的瓢儿井驮盐巴到纳雍县转卖,路经塘边村的西盖河,爬到台沙村的一个坝子后放马歇气,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的更替,久而久之人们便把
历史沿革:
康熙四年(1665年)属大定府亲辖地大有里五甲;民国3年(1914年)属大定县,民国30年(1941年)属纳雍县二区,民国31年(1942年)属乐治乡;1950年属五区乐治乡,1952年属五区碓叉乡,1956年属乐治区老凹坝乡台沙坝村,1958年属乐治区老凹坝公社台沙坝大队,1962年属乐治区碓叉公社台沙坝大队,1966年属乐治区老凹坝公社台沙坝大队,1972年属乐治区碓叉公社台沙坝大队,1984
周边相关:
台沙村附近有总溪河风景名胜区、宣慰大田、过狮河桃源洞风景名胜区、宣慰府遗址、吊水岩风景名胜区、木空河·白龙洞风景名胜区等旅游景点,有布依族黄瓜籽、新猫场沙锅、彝族彝鞍、鸡场豆腐、苗族蜡染、纳雍姑箐贡茶等特产,有芦笙舞(滚山珠)、“划筷奠祖”苗俗、纳雍苗族服饰、芦笙舞(滚山珠)、彝族撮泰吉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