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马家包村 | 隶属:维新镇 |
区划代码:520525103204 | 代码前6位:520525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贵F |
长途区号:0857 | 邮政编码:5533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马姓聚居的山坡。
基本介绍:
马家包全村土地面积8.5平方公里,总人口2302人,其中农业人口2290人,非农业人口12人,本辖区内居住着汉族、苗族、彝族、仡佬族。办公所在地位于马家包村学校边组,主要种植玉米、洋芋、大豆、花豆等农产品,另外还种植核桃。马家包村交通便利,有丰富的煤炭储存于地下有待开采。
--人口总数:2302人 农业人口:2290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8.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0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申家沟,陈家寨,唐家包,安家丫口,马家包,水井边,学校边
历史沿革:
康熙四年(1665年)属大定府亲辖地仁育里六甲;民国3年(1914年)属大定县,民国30年(1941年)属纳雍县四区,民国31年(1942年)属维新乡;1950年属三区维新乡,1953年属三区增设独山乡,1956年属维新区独山乡马家包包村,1958年属维新区咪布公社马家包包大队,1984年属维新区咪布苗族彝族乡马家包包村,1991年属维新镇马家包村,沿用至今。
周边相关:
马家包村附近有总溪河风景名胜区、宣慰大田、过狮河桃源洞风景名胜区、宣慰府遗址、吊水岩风景名胜区、木空河·白龙洞风景名胜区等旅游景点,有布依族黄瓜籽、新猫场沙锅、彝族彝鞍、鸡场豆腐、苗族蜡染、纳雍姑箐贡茶等特产,有芦笙舞(滚山珠)、“划筷奠祖”苗俗、纳雍苗族服饰、芦笙舞(滚山珠)、彝族撮泰吉等民俗文化。
区划: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维新镇·马家包村 |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