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门坎村 | 隶属:石门乡 |
区划代码:520526210215 | 代码前6位:520526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贵F |
长途区号:0857 | 邮政编码:553100 |
城乡分类:乡中心区 | 分类代码:210 |
地名由来:
昭通至镇雄的古道穿境而过,有栅子门立于两山之间,中凿石级为门坎,遂称石门坎,“上有绝壁千米,下有深壑百尺”,“东西来往客人非经此,别无道路可走”,民国《威宁县志》村寨、市集名均收录。
荣誉排行:
2015年7月,石门坎村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
基本介绍:
石门坎村是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石门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520526210215,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20526。邮政编码为553100,长途电话区号为0857 ,车牌号码为贵F。石门坎村与年丰村、营坪村、河坝村、女姑村、泉发村、观音山村、新民村、民主村、团结村、新龙村、新合村相邻。
历史沿革:
解放前属老九区云炉乡2保,1951年属法阿河区,1953年牛棚区与法阿河区合并成立黑土河区,属黑土河区;1958年区驻地由黑土河迁至水果梁子改称中水区,属中水区石门公社,1960年云炉、石门合并,属石门公社,1962年从石门公社分出,属石门公社团结大队;1985年将公社改称乡,下辖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属石门乡石门坎村民委员会;1992年建并撤,撤销中水区和管辖的石门乡、女姑乡、云炉乡合并建立石门乡
周边相关:
石门坎村附近有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撮泰吉-板底彝族村寨、彝族向天墓、乌江源百里画廊、灼甫草场、石缸洞等旅游景点,有威宁火腿、威宁党参、威宁黄梨、威宁白萝卜、威宁苹果、威宁芸豆等特产,有彝族撮泰吉、四桐鼓舞、彝族酒礼舞、芦笙舞(滚山珠)、彝族撮泰吉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