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荒坪村 | 隶属:巴铃镇 |
区划代码:522322102212 | 代码前6位:522322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贵E |
长途区号:0859 | 邮政编码:5623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因以前此地有一片荒地长满杂草,故名。
基本介绍:
大荒坪村位于巴铃镇东北面,东邻尤家寨村,西北接公德村,西南接小寨村,南连紫冲镇,北靠大山乡,总面积8.65平方公里。
大荒坪村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面上,地势较高。境内多为残丘坡地,海拔在1347米—1475米之间,最高点位于秧田组东部山坡山顶,海拔1475米,最低点位于半坡北部,海拔1347米,相对高差128米。
其地表形态多为丘陵、坝子。第四纪沉积、堆积层较厚,土壤多为第4纪母质发育的黄壤和灰岩风化残积的黄色石灰土,耕层较厚,土壤肥沃。
大荒坪村气候温暖湿润,属低纬度的高原性中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约15.0℃,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320.5mm,日照
历史沿革:
解放前为紫冲乡第四村辖;1956年为迎丰高级社辖;1961年公社化后成立大荒坪大队;1984年为大荒坪村民委员会;1992年撤区设镇,原巴铃镇、陈家沟乡、木桥乡、紫冲乡、公德乡合并建立巴铃镇,地名普查和资料更新调查后,该村寨隶属于巴铃镇;2007年9月,根据《兴仁县人民政府关于对巴铃镇村级整合实施方案的批复》仁府函[2007]74号文件,同意将原来的骆马山村、大荒坪村整合为大荒坪村,办公地点设在原
周边相关:
大荒坪村附近有放马坪高原草场、马宝树峡谷、云湖山、奇香园、三家寨道堂、麻沙河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兴仁薏米仁、兴仁猕猴桃、兴仁薏仁米、兴仁牛干巴、兴仁肠旺粉、清镇凉水井老腊肉等特产,有石氏面塑、屯脚布依铜鼓文化、兴仁苗族姊妹饭、苗族烧灵舞、阿迈戚托、火箭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