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凯塘村 | 隶属:板溪镇 |
区划代码:520625101204 | 代码前6位:520625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贵D |
长途区号:0856 | 邮政编码:5552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相传此地原有一口山塘,每当塘中莲花盛开之际,时闻凯歌阵阵,鼓瑟萧萧,故而得名为凯塘村。
基本介绍:
凯塘村位于印江县城北面,距印江县城14公里,印沿、印秀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已达到组组通公路),共有人口1273人,党员21人,耕地面积801亩,森林面积2923.4亩,森林覆盖率78.5%,辖区内的龙家沟水库资源丰富,是全镇农业生产的灌溉保障。
近年来,村支部和村委会在板溪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着重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在远程教育的带动下,全村大力发展经果林和现代畜牧业以及蔬菜产业,逐步形成猪——沼——果、猪——沼——蔬的农业生产模式,水产养殖稳步推进。今后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交通方便、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全村经济全面发展。
凯塘村与渠沟村、沙坡村、高枧村、杉林村、板溪村、板溪社区、文武村、泉溪村、上洞村、下洞村、大坪村、青山村、勤丰村、米溪村相邻。
荣誉排行:
2021年2月,司法部、民政部公布凯塘村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019年9月,农业农村部认定凯塘村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食用菌)。
历史沿革:
1950年属板溪乡,1953年成立联丰初级社,1957年人民公社化后,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改为联丰大队,1981年从联丰大队分出,另成立凯塘大队,1984年1月11日,中共印江县委批准《印江县农林综合改革方案》,“对原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改为乡(镇)政权。
全县原来的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
1984年3月16日,成立凯塘村村民委员会。
1992年由原板溪乡、毛寨乡、坪底乡部分村合建板溪镇
周边相关:
凯塘村附近有印江团龙旅游景区、大圣墩景区、木黄会师纪念馆、印江博物馆、团龙贡茶文化村、木黄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地等旅游景点,有梵净山翠峰茶、印江绿壳鸡蛋、梵净山茶、梵净山贡茶、印江社饭、红军鞋等特产,有印江鸭、印江印染工艺、土家族过年节、下洞祭风神、仡佬毛龙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