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马家庄村 | 隶属:沙子坡镇 |
区划代码:520625102205 | 代码前6位:520625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贵D |
长途区号:0856 | 邮政编码:5552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因该村居住马姓人家,故而得名马家庄村。
基本介绍:
马家庄村辖区耕地1157.91亩,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65人,农民从业以种植烤烟和外出务工为主。
--人口总数:1565人农业人口:1565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0.771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土家族,苗族发展口号:0
--所辖村:大路,何家等生产总值:2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烤烟,辣椒,核桃,名特产品:梨子办公所在地:沙子坡镇,马家庄村,李家组
--自然条件:良好资源:煤矿
马家庄村与六洞村、竹元村、桂家村、青球村、塘口村、邱家村、石槽村、四坳村、红木村、十字村、冷草村、庹家村、韩家村、凉水村相邻。
历史沿革:
1955年建立马家庄初级社;1957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改为马家大队;1984年1月11日,中共印江县委批准《印江县农林综合改革方案》,“对原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改为乡(镇)政权。
全县原来的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
1984年3月16日,成立马家庄村村民委员会。
1992年,撤区并乡后,属原板溪区沙子坡乡。
1992年由原沙子坡乡、花园乡、韩家乡、凉水乡合建沙子坡镇,现属沙子
周边相关:
马家庄村附近有印江团龙旅游景区、大圣墩景区、木黄会师纪念馆、印江博物馆、团龙贡茶文化村、木黄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地等旅游景点,有梵净山翠峰茶、印江绿壳鸡蛋、梵净山茶、梵净山贡茶、印江社饭、红军鞋等特产,有印江鸭、印江印染工艺、土家族过年节、下洞祭风神、仡佬毛龙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