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杨家寨村 | 隶属:杨柳镇 |
区划代码:520625113203 | 代码前6位:520625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贵D |
长途区号:0856 | 邮政编码:5552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因以前此处居住着很多姓杨的人家故得名。
基本介绍:
杨家寨村位于杨柳乡政府所在地北部8公里,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辖杨柳塘、街上、李家寨、朱家寨、店子、湾里、大竹林、柏果寨、中寨9个村民小组,共245户955人,非农人口15人,有耕地1504亩。2011年种植核桃300亩,烤烟550余亩,建中药材基地400亩,发展联户型养猪小区2个和波尔山羊养殖小区1个,属土地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示范村和烤烟种植示范村,是我乡烤烟专业村。
家寨村整体海拔都比较高,其中村中心所在地是一个高山上的小平坝,历史上在没有通公路的时候是思南府通往铜仁府的一条重要陆路,因此历史上这里形成过比较繁华的集市,当地至今还有“街上”这个地名,印江县志中也有记载。杨
历史沿革:
唐属思邛县。
宋属思堡。
元属杨(洋)溪公俄巡检司辖,隶属思邛江长官司。
明弘治七年(1494)改隶印江县。
清属印江县在廓图四甲。
民国中期设杨柳树联堡,隶属洋溪乡。
1953年4月设杨柳乡,隶属洋溪区;建国后,1955年建杨家寨初级社,1957年建杨家寨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为杨家寨大队,1984年机构改革后,更名为杨家寨村,1984年1月11日,中共印江县委批准《印江县农林综合改革方案》,“对
周边相关:
杨家寨村附近有印江团龙旅游景区、大圣墩景区、木黄会师纪念馆、印江博物馆、团龙贡茶文化村、木黄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地等旅游景点,有梵净山翠峰茶、印江绿壳鸡蛋、梵净山茶、梵净山贡茶、印江社饭、红军鞋等特产,有印江鸭、印江印染工艺、土家族过年节、下洞祭风神、仡佬毛龙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