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良田镇 | 隶属:镇宁县 |
区划代码:520423107 | 代码前6位:520423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贵G |
长途区号:0851 | 邮政编码:561000 |
辖区面积:约196.1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新屯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新屯村位于良田乡政府所在地东南面,是乡政府所在地,是一个以布依族集居的少数民族村寨。地势由南向西逐渐倾斜,形成东南高西低的阶梯构造,特点及地势起伏,地…[详细] |
良田社区 | ~002 | 村庄 | 良田村属良田乡老政府所在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除东面地势较高外,其余三面低,特点是地势起伏,地形破碎,高差悬殊,切割剧烈,地貌以土坡为主。全…[详细] |
顶坛村 | ~202 | 村庄 | 顶坛村地处良田乡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属于边远的少数民族村。顶坛村地势由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北高南低的阶梯构造,特点是地势起伏,地形破碎,高差悬…[详细] |
乐运村 | ~208 | 村庄 | 乐运村位于良田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县城102公里,是边远的少数民族村。乐运村地势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构造,特点是地势起伏、地形破碎,高差悬…[详细] |
板袍村 | ~209 | 村庄 | 板袍村居住的田坝较开阔,村寨一般都居建在半山腰或山脚田坝边,地质属磨石泥土和页岩山地,夹杂零星石灰石,坡陡沟深。
板袍村居住点阳光充足,水份缺乏…[详细] |
乐谢村 | ~213 | 村庄 | 乐谢村位于良田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距镇宁县城99公里,是边远的少数民族村。乐谢村是四周高、中间低,成马鞍构造,特点是地势起伏、地形破碎、高…[详细] |
马口洞村 | ~216 | 村庄 | 马口洞村位于良田乡南端,南与贞丰县鲁容乡接壤,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集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本村地势由东向西逐渐倾斜,形成东高西低的防梯构…[详细] |
乐丰村 | ~221 | 村庄 | 乐丰村地处良田乡政府南端,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国家级董箐水电站在坝坪组建设,本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5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1530亩,
全…[详细] |
纳亚村 | ~222 | 村庄 | 纳亚村地势起伏,地形破碎,高差悬殊,地貌以山地为主,约占90%,平均海拔700米,水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地貌复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村建设…[详细] |
板外村 | ~223 | 村庄 | 板外村坐落在镇(宁)至坝(草)公路80公里处,全村辖3个自然寨(河沟、板外、板炳),板外村居住的群众一般都建房在半山腰上,地质属磨石泥土,坡陡沟深,阳…[详细] |
磨蒿村 | ~225 | 村庄 | 磨蒿村位于良田乡东南面,全村约7.5平方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8.5公里。全村地势起伏,地形破碎,高差悬殊,地貌以山地为主,约占90%,平均海拔800米…[详细] |
陇要村 | ~226 | 村庄 | 陇要村地处良田乡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属于边远的汉族村。本村地势由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北高南低的阶梯构造,特点是地势起伏,地形破碎,高差悬殊,…[详细] |
柿寨村 | ~227 | 村庄 | 柿寨村位于良田乡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约有34公里,历来未通公路,交通闭塞,在全乡来说,柿寨村是良田乡最边远最贫困的村寨,全村辖5个自然村寨(即柿寨组…[详细] |
坝草村 | ~228 | 村庄 | 坝草村位于良田乡的南面,东与马口洞毗邻,西隔北盘江,与贞丰县白层镇相邻,南与贞丰县鲁容乡接壤,北与乐丰村相邻。全村辖2个自然寨,3个村民组,现有138…[详细] |
地名由来:
良田镇原名荒田,20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时期改称良田。
基本介绍:
良田乡位于镇宁自治县南端,东与六马乡、简嘎乡毗邻,西隔北盘江、打帮河与关岭自治县板贵乡、贞丰县白层镇相望,南与贞丰县鲁容乡接壤,北与打帮乡相邻。镇(宁)坝(草)公路穿境而过,乡政府驻地距县城86公里,距贵州第二南下通道坝草码头21公里。全乡辖21个行政村,97个村民组,86个自然寨。国土面积196.1平方公里,是全县地域面积最大的乡,全乡有3938户19049人,居住着布依、苗、汉等民族,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82.15%。良田乡属典型的亚热带低热河谷自然气候区,平均海拔700米,全市最低的地方坝草海拔仅356米。多年平均气温19.1℃,年降雨量1100毫米,全年基本无霜,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
历史沿革:
1991年,由原六马区的坝草乡、良田乡、乐运乡组成。
2013年,撤乡并镇,良田乡更名为良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