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束馆镇 | 隶属:大名县 |
区划代码:130425104 | 代码前6位:130425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冀D |
长途区号:0310 | 邮政编码:056900 |
辖区面积:约53.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4万人 |
人口密度:63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西束馆村 | ~201 | 镇中心区 | 该村在束馆镇西部,故名西束馆。…[详细] |
花元头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早年这里是个花园,后有人定居建村,故名花园头。…[详细] |
西何家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始名罗庄。明代,有纪姓、何姓迁至此地定居,何姓人多住于西部和南部,纪姓住于东部1940年后各自成村。该村在西,故称西何家。…[详细] |
前何家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始名罗庄。明代,有纪姓、何姓迁至此地定居,何姓人多住于西部和南部,纪姓住于东部1940年后各自成村。该村在南,故称前何家。…[详细] |
东纪家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始名罗庄。明代,有纪姓、何姓迁至此地定居,何姓人多住于西部和南部,纪姓住于东部1940年后各自成村。该村在东,故称东何家。…[详细] |
北束馆村 | ~206 | 镇乡结合区 | 该村在束馆镇北部,故名北束馆。…[详细] |
南束馆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该村在束馆镇南部,故名南束馆。…[详细] |
东束馆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该村在束馆镇东部,故名东束馆。…[详细] |
刘辛庄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明初有一个叫刘佩的人,从山西洪洞县挑着担子迁民至此定居,后成村庄。为不忘当初之苦,取村名为刘辛庄。…[详细] |
东刘村 | ~210 | 村庄 | 明代刘姓从山西迁民至此建村,故名刘村。因与本县西部刘村重名,1982年5月7日改为东刘村。…[详细] |
唐村村 | ~211 | 村庄 | 明代有4户唐姓从山西迁于此地定居,故名唐村。…[详细] |
未村村 | ~212 | 村庄 | 明代有一个叫魏中仁的人,从山西迁民至此居,后渐成村,故名魏村。因与本县西部魏村重名,1982年5月27日改为东魏村。…[详细] |
杏园村 | ~213 | 村庄 | 相传早年此处是一片杏树果园,后有人迁于此地定居,发展成村,故名杏园村。…[详细] |
闫庄村 | ~214 | 村庄 | 明代有一个叫阎小刚的人从山西迁于此地定居,后渐成村,故名阎庄。…[详细] |
大李家村 | ~215 | 村庄 | 明代有李姓兄弟二人从山西迁于此地定居,后分开居住,均发展成村,兄住村名大李家,弟住村名小李家。…[详细] |
杨家村 | ~216 | 镇乡结合区 | 明代有杨姓和张姓人从山西迁于此地定居,后杨姓人发展较快,张姓断绝,村名故称杨家村。…[详细] |
后王家村 | ~217 | 村庄 | 明代有个叫王赞臣的人从山西迁于此地定居,故村名为王家。因南部山东省也有一个王家村,为示区别,改称后王家。…[详细] |
东堤上村 | ~218 | 村庄 | 该村建在一段残堤上,周围地势较低,故称堤上。因地处大名县东部,故称东堤上。…[详细] |
小李家村 | ~219 | 村庄 | 明代有李姓兄弟二人从山西迁于此地定居,后分开居住,均发展成村,兄住村名大李家,弟住村名小李家。…[详细] |
胡气村 | ~220 | 镇乡结合区 | 胡气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安庄村 | ~221 | 村庄 | 原名安庄,村名来历不详。因大名县西部有重名村,1982年5月27日更名为东安庄。…[详细] |
小营村 | ~222 | 村庄 | 早年该村因制作纸扎(丧葬用品)的较多,名纸扎营。后因村小人少,故称小营。…[详细] |
冢北村 | ~223 | 村庄 | 村南半华里有太子冢(一说为卫太子极之墓,一说为魏太子申之墓),因该村在此冢的北部,故称冢北村。又因早年这里曾为一大集镇,古黄河、马颊河从镇旁流过,曾名…[详细] |
十字路村 | ~224 | 村庄 | 十字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南小丈村 | ~225 | 村庄 | 南小丈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胡各村 | ~226 | 村庄 | 自古名为葛村,1949年后按姓氏分为黄、胡、房三个葛村。该村胡姓较多,故称胡葛村。…[详细] |
黄各村 | ~227 | 村庄 | 自古名为葛村,1949年后按姓氏分为黄、胡、房三个葛村。该村黄姓较多,故称黄葛村。胡葛村、房葛村,村名来历同黄葛村。…[详细] |
房各村 | ~228 | 村庄 | 自古名为葛村,1949年后按姓氏分为黄、胡、房三个葛村。该村房姓较多,故称房葛村。…[详细] |
前寺头村 | ~229 | 村庄 | 早年此处有一座大寺院,村以寺得名。后分为前、后、东三个村。该村地处南部,故称前寺头。…[详细] |
后寺头村 | ~230 | 村庄 | 早年此处有一座大寺院,村以寺得名。后分为前、后、东三个村。该村地处北部,故称北寺头。…[详细] |
东寺头村 | ~231 | 村庄 | 东寺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西晋尚书郎束皙曾在此开馆教书,死后葬此,并建有束公祠。后人为纪念他,起村名为束馆。因自然村“束馆”得名束馆镇。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束馆镇被确定为邯郸市2020—2021年度市级文明村镇。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束馆镇人口数量为3.4万人,位列大名县各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0位。
基本介绍:
大名县辖镇。1953年置束馆乡,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镇。1996年元月冢北乡并入。位于县城东南,相距25.8公里。与山东省、河南省相邻。面积53.6平方公里,人口3.3万。辖花元头、西何家、前何家、东纪家、北束馆、西束馆、前束馆、东束馆、刘辛庄、东刘村、唐村、东未村、杏元、阎庄、大李家、杨家、后王家、东堤上、小李家、胡气、安庄、小营、冢北、十字路、南小丈、胡葛村、黄葛村、房葛村、前寺头、后寺头、东寺头3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花生、棉花。
历史沿革:
1947年土改;1953年建束馆乡;1958年改为束馆公社;1961年体制下放后,此处仍称束馆公社;1996年乡镇合并,冢北乡并入,设立束馆镇至今。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