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北胡街道 | 隶属:南宫市 |
区划代码:130581003 | 代码前6位:130581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车牌代码:冀E |
长途区号:0319 | 邮政编码:054000 |
辖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2万人 |
人口密度:约48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6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五里铺村 | ~201 | 主城区 | 五里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北胡家庄村 | ~202 | 城乡结合区 | 据胡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胡老充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姓氏取名胡家庄。民国时期为与城东胡家庄区别,因居城北,故名北胡家庄,沿用至今。…[详细] |
东邓家庄村 | ~203 | 城乡结合区 | 此村原名蒲邓庄,因居蒲、邓两姓而得名。后蒲姓渐少而邓姓兴旺,遂改村名为邓家庄,民国时期为避重名,加方位改名东邓家庄,沿用至今。清(凉江)西(沙河)干渠…[详细] |
东丁家庄村 | ~204 | 城乡结合区 | 明代村名遂连村,因居民姓氏得名。后遂、连两姓绝,丁实自山西迁来定居,改名丁家庄。清初为避重名,加方位改名东丁家庄。…[详细] |
齐家庄村 | ~205 | 城乡结合区 | 此村原名牛家庄,为牛氏世居之地。据《南宫县乡土志》记载:“齐氏自元代时,由新河县脱脱董村迁于城东北牛家庄,后支庶蕃衍,遂称齐家庄”。沿用至今。…[详细] |
北赵家庄村 | ~206 | 城乡结合区 | 明永乐二年(1404),赵老林、乔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赵姓户大,取名赵家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避重名,以村居城北改名北赵家庄。…[详细] |
樊家庄村 | ~207 | 城乡结合区 | 据村碑记载: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樊氏从城西樊家庄(今名魏家庄)迁此建村,取名樊家庄。…[详细] |
卢家庄村 | ~208 | 城乡结合区 | 明永乐二年(1404),卢杰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渐成村落,以姓氏取名卢家庄。…[详细] |
东孟家庄村 | ~209 | 城乡结合区 | 明永乐二年(1404),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孔氏和孟三老在此建村,取名孔孟庄。民国时期,孔姓渐少,而孟姓兴旺,遂改名孟家庄,后为避重名,加方位改名东孟家庄…[详细] |
井家庄村 | ~210 | 城乡结合区 | 此村原名耿庄铺,因居耿姓且为南宫通往冀州的邮铺而得名。后改名耿家庄。据道光《南宫县志》记载:明、清两代,该村东设“皇华馆”,有屋三楹,以备接诏及迎送官…[详细] |
东演庄村 | ~211 | 城乡结合区 | 明永乐四年(1406),张全、王氏夫妻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居附近一演武厅之东,取名东演庄。清道光、光绪《南宫县志》作东演家庄,疑误。…[详细] |
西演庄村 | ~212 | 城乡结合区 | 明永乐四年(1406),侯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东有一演武厅,故名西演庄。清道光、光绪《南宫县志》作西演家庄。…[详细] |
大关家庄村 | ~213 | 城乡结合区 | 据关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关应从山西汾州府孝义县迁此建村,取名关家庄。民国时期名东关庄。建国后因较西南小关庄村大,改名大关家庄。…[详细] |
堤口王家庄村 | ~214 | 城乡结合区 | 据传,明初,王老友迁居于此地一条河堤旁取名王家庄。民国时期改为堤口王家庄,沿用至今。…[详细] |
小邢家庄村 | ~215 | 城乡结合区 | 明永乐二年(1404),邢庆福、邢亭禄和一孟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邢氏户众,取名邢家庄。民国时期为避重名,改名小邢家庄。…[详细] |
北杨家庄村 | ~216 | 城乡结合区 | 明永乐二年(1404),杨玉德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姓氏取名杨家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避重名加方位,改名北杨家庄。…[详细] |
侯家庄 | ~217 | 城乡结合区 | 据古钟铭文记载:此村原名王家堤。明永乐二年(1404),侯聚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人丁渐旺,遂改村名侯家庄。…[详细] |
小关庄村 | ~218 | 城乡结合区 | 据关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关思孝从山西汾州府孝义县南关迁至关家庄(今大关家庄)定居,不久又迁至今址,以养花为业,村名俗称关家花园。后村域…[详细] |
东张庄村 | ~219 | 城乡结合区 | 明代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张、侯、靳、杜四姓,在此定居。因张姓户众,故名张家庄。1961年为区别重名村,加方位改名东张庄。…[详细] |
大寺王庄村 | ~220 | 城乡结合区 | 1939年3月,为纪念曾在此村坚持抗日工作的革命烈士,曲周县抗日政府县长郭企之,改村名为“企之村”。1945年复名大寺王家庄。建国后亦为今名。…[详细] |
高家庄村 | ~221 | 城乡结合区 | 明永乐二年(1404).高老太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种花卉为生,取名高家花园,后改名高家庄。…[详细] |
大召村 | ~222 | 城乡结合区 | 据传,此村居范、乞两姓。明初,盖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来,后村人盖老官在京被封为“待诏”(明、清翰林院属官),衣锦还乡,改村名为“待诏”。后演变为大召。…[详细] |
西王村 | ~223 | 城乡结合区 | 据传,此村.原名王村,为王姓世居之地。明初,关、李二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落居,仍用原名。民国时期,为避重名,称西王村,沿用至今。…[详细] |
付家庄村 | ~224 | 城乡结合区 | 据付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付佰成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人口繁衍,渐成村落,以姓氏取名付家庄。…[详细] |
孟村村 | ~225 | 城乡结合区 | 据孟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孟老尚由山东迁于此地。后人口繁衍,渐成村落,以姓氏取名孟村,沿用至今。…[详细] |
周寻寨村 | ~226 | 城乡结合区 | 此处原有李姓居住。明永乐二年(1404),周、王二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寻居扎寨,在此建村。因南已有寻寨村,故取名后寻寨。民国时期分为周寻寨、王寻寨两个…[详细] |
张寻寨村 | ~227 | 城乡结合区 | 据张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张文修从山西孝义县迁来,寻居扎寨于此,取村名为寻寨。民国时期,为避重名,加姓氏改名张寻寨。…[详细] |
孔家庄村 | ~228 | 城乡结合区 | 据孔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孔老洪由山东迁此定居。后渐成村落,以姓氏取名孔家庄。…[详细] |
于家屯村 | ~229 | 城乡结合区 | 该村原名朱家屯。明朝万历年间,于世亮从冀县北关迁来定居。后于姓居多。改名于家屯。…[详细] |
刘家屯村 | ~230 | 城乡结合区 | 据刘氏家谱记载:清乾隆年间(1736~1795),刘兴志、刘兴水从车坊村迁此定居。后渐成村落,以姓氏取名刘家屯。…[详细] |
大邢家庄村 | ~231 | 城乡结合区 | 据邢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邢进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渐成村落,以姓氏取名邢家庄。民国时期因村大改为大邢家庄。…[详细] |
陈伯居村 | ~232 | 城乡结合区 | 据《南宫县乡土志》载:“陈氏永乐初年由洪洞县迁于南宫,其长居乡,因名陈伯居村”。后简称陈伯居。…[详细] |
温家屯村 | ~233 | 城乡结合区 | 明永乐年间,温、庄二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至民国年间形成温屯、庄屯两个村落。后两村合并,因温氏人口兴旺,取名温家屯。沿用至今。…[详细] |
崔家屯村 | ~234 | 城乡结合区 | 据现存碑文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崔文质由山东青州府寿光县核桃园迁此定居。后人口繁衍,渐成村落,以姓氏取名崔家屯(民国《南宫县志》作崔屯)。…[详细] |
北李家庄村 | ~235 | 城乡结合区 | 据查,明洪武四年(1371),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李勇一家在此定居。后渐成村落,以姓氏取名李家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避重名加方位改为北李家庄。…[详细] |
宋村村 | ~236 | 城乡结合区 | 宋村村常住居民255户,人口937人,耕地298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详细] |
地名由来:
据胡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胡老充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姓氏取名胡家庄。民国时期为与城东胡家庄区别,因居城北,故名北胡家庄,沿用至今。
基本介绍:
北胡街道(BeihuJiedao)位于南宫市西北部,距市政府2.7千米。东经115度18分至115度24分、北纬37度21分至37度26分。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21153人,辖36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北胡家庄。是优质棉产区。308国道过境。
辖区
北胡街道办事处辖36个村委会:北胡家庄、北赵家庄、东孟家庄、大邢家庄、小邢家庄、东丁家庄、北杨家庄、大关家庄、北李家庄、东邓家庄、大寺王庄、崔家屯、五里铺、周寻寨、东演庄、西演庄、东张庄、樊家庄、井家庄、高家庄、卢家庄、孔家庄、侯家庄、付家庄、刘家屯、于家屯、温家屯、小关庄、张寻寨、陈伯居、大召、孟村、宋村、西王、堤口王家庄。
-
代码
荣誉排行:
2021年2月,北胡街道入选邢台市2018—2020年度市级文明村镇名单。
文化旅游:
小关村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北胡办事处小关村。2008年10月23日,小关村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1959年春建胡家庄管理区;1961年建立北胡家庄公社;1962年驻地迁至五里铺;1984年建立北胡家庄乡;1986年5月改建为北胡街道,1996年大召乡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