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明化镇 | 隶属:南宫市 |
区划代码:130581103 | 代码前6位:130581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冀E |
长途区号:0319 | 邮政编码:054000 |
辖区面积:约69.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83万人 |
人口密度:约40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镇、2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明化镇村 | ~201 | 镇中心区 | 此村始建于唐朝,曾名潘家坑、芦花村、芦花镇、泸河镇、迷糊镇、宁化镇等。据传,潘姓最早在村中心略偏西南大坑边建村,取名“潘家坑”。后因盗贼猖獗,而此处位…[详细] |
大杨家庄村 | ~202 | 村庄 | 据传,元代村名柳家庄,为柳氏世居之地。明永乐二年杨氏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邱村社,至成化年间(1465~1487)闹水灾,其五代子孙杨春元迁此定居。杨氏以…[详细] |
马军寨村 | ~203 | 村庄 | 据传,元代此地就已形成村落,居黄、葛等姓。明初,燕王扫北时,一马氏将官退役至此定居,取村名马军寨。…[详细] |
石家状村 | ~204 | 村庄 | 据传,此村原名佘家庄,因杨继业妻余太君寓居此地而得名。元末,佘氏人烟渐少,石姓人丁兴旺,遂改村名为石家庄。建国后为避重名,改称石家状。…[详细] |
曹家寨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此村原名就是曹家寨,因村民姓氏得名。明初孔延环从山东曲阜县迁来定居。不久又迁来张、李、刘、靳等姓,曹姓虽绝,村名仍沿旧称。…[详细] |
沙里寨村 | ~206 | 村庄 | 相传,燕王“扫北”时,曾在此安营扎寨。明永乐二年,李大皋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地处沙窝,故名沙里寨。…[详细] |
唐家堤村 | ~207 | 村庄 | 明永乐三年,唐永富、唐永贵从山西洪洞县迁于溹泸河东岸堤旁定居。后人丁兴旺,渐成村落,取名唐家堤。…[详细] |
郑家堤村 | ~208 | 村庄 | 据传,明永乐三年,郑秀石携全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地处溹泸河堤旁,故名郑家堤。…[详细] |
赫家堤村 | ~209 | 村庄 | 据传,该村原名王家堤,因王氏居溹泸河堤旁而得名。明永乐三年,赫赞从山西洪洞县迁居冀县。后从冀县迁至唐家堤(现有部分赫坟在唐家堤为证),最后定居于王家堤…[详细] |
路家营村 | ~210 | 村庄 | 据传,明永乐三年,路氏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攸家寨定居,明成化年间(1465~1487)因水灾,五世孙路天贵又从攸家寨迁此建村,取名路家营。…[详细] |
东乔村 | ~211 | 村庄 | 据传,此村西1里处,有一赵家庄,明代因水灾,村民幸存者东迁至此,定居于桥的东、西两侧,并以桥取名桥村。后讹变为乔村。民国时期曾名乔村镇。1940年以桥…[详细] |
西乔村 | ~212 | 村庄 | 据传,在今村西0.5公里处,原有个赵家庄,明代因水灾,村民幸存者东迁于一座桥的东、西两侧,以桥取名桥村。后讹变为乔村。民国时期曾名乔村镇。1940年以…[详细] |
南唐村 | ~213 | 村庄 | 明初,此村与今北唐村为一个村,名唐村,明末,部分村民南迁至此,取名南唐村。…[详细] |
北唐村 | ~214 | 村庄 | 据传,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唐姓在此定居,并以姓氏取名唐村。明末一部分村民南迁,村分为两处,此村居北,故名北唐村。…[详细] |
卜吉屯村 | ~215 | 村庄 | 据传,明初有几户徐姓从山西移民居岗而建的村,以种沙柳,靠柳编为生,以编簸箕为主,故名簸箕屯。后演变为卜吉屯。…[详细] |
常寨村 | ~216 | 村庄 | 据传,明初从山西迁来白、尹两姓,建村于溹泸河旁,因受洪水侵袭,约在明末东迁于此。经历代繁衍,村落渐成一条长街,取名长寨,后演变为常寨。…[详细] |
李家集村 | ~217 | 村庄 | 此村原属南唐村。1940年南唐村东、西街分成两个村,西街多居李姓,且为蔬菜集市,故取名李家集。…[详细] |
大辛庄村 | ~218 | 村庄 | 据传,元末在此村西有南、北两个葛村,因水灾,合成一村,并迁址于此,村名取重建之意,名新庄。后“新”演变为“辛”。1950年又分为大、小辛庄,此村较大,…[详细] |
小辛庄村 | ~219 | 村庄 | 元末,此村西有南、北两个葛村,后因水灾合并为一个村,并迁址于此,取新建之意,名新庄。后“新”演变为“辛”,1950年分大、小辛庄,此村较小,名小辛庄。…[详细] |
北王家庄村 | ~220 | 村庄 | 明初,王姓从山东临邑县野雀窝村迁来,因定居于一沙岗上,取名王岗。后又改名王家庄。建国后为避重名加方位改名北王家庄。…[详细] |
前刘家邱村 | ~221 | 村庄 | 据传,明初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今后刘邱村东1公里处建村,称潘家庄。不久又迁至今址。明永乐三年,刘德清从山西洪洞县迁此落居,刘姓渐旺,且附近多沙丘,改名为…[详细] |
后刘家邱村 | ~222 | 村庄 | 此村和前刘邱村原为~村(来历见前刘邱村),清代分为两个村,此村居北,称后刘邱村。…[详细] |
杨家邱村 | ~223 | 村庄 | 明初,邱、杨两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居刘家丘村西,故名西丘村,亦称邱家丘村。清代杨姓人丁兴旺,遂改村名杨家丘村,后简称杨丘村,今“丘”演变为“邱。…[详细] |
于家庄村 | ~224 | 村庄 | 据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于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渐成村落,以姓氏取名于家庄。’。…[详细] |
孙家屯村 | ~225 | 村庄 | 明代前,该村称周邱屯,因周、邱两姓居此而得名。明初,孙和兴一家从山东登州府蓬莱县孙家皋村迁来定居,孙氏人丁渐旺,改村名为孙家屯。…[详细] |
胡家邱村 | ~226 | 村庄 | 据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胡德、冷氏和李德元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附近有许多小沙丘,故取名小丘村(亦称南丘村)。民国时期胡姓财主依其势更名为胡丘村。后…[详细] |
大寨村 | ~227 | 村庄 | 此村原名武家寨,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赵思道和石姓定居于此,后又有李、范等姓迁来,因村域广,故名大寨。…[详细] |
地名由来:
此村始建于唐朝,曾名潘家坑、芦花村、芦花镇、泸河镇、迷糊镇、宁化镇等。据传,潘姓最早在村中心略偏西南大坑边建村,取名“潘家坑”。后因盗贼猖獗,而此处位于溹泸河西岸,沼泽环水,芦苇丛生,附近村民纷纷避入芦苇深处就居,于是村名变为“芦花村”,元代又改为芦花镇(亦称泸河镇、宁化镇);元末明初正式定名明化镇。当时因此镇为南宫县四大“堡子城”之一,四周有土墙,墙外有壕,并设有东、南、西、北四门,故又称明化镇堡。民国年间简称明化镇。明嘉靖《南宫县志》记载:此村为当时镇外九集之一。
基本介绍:
南宫市明化镇,地处黑龙港流域,位于索泸河两侧,地势平坦,开阔,属大陆性季风气候,该镇始建于1963年,1996年2月扩镇并乡,原邱村、乔村和明化三乡合并,1990年11月份被邢台市确定为建制镇,1998年被南宫市及邢台市规划为重点建设小城镇,2003年申请列入河北省重点小城镇建设规划。
一、地理位置
明化镇位于南宫市东南18公里,地处南宫、冀州、枣强三县市交界,邢德公路穿镇而过,南临308国道,东距京九铁路10公里,且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位置冲要,自古为商业重镇。
二、人口、耕地及资源
明化镇镇域面积69.8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2平方公里,全镇下辖27个行政村,现有人口32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明化镇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明化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明化镇榜上有名。
历史沿革:
1953年7月始建明化镇乡,辖明化镇、赫家堤、路家营、郑家堤、唐家堤、沙里寨;1956年9月并乡后辖石家状、路家营、唐家堤、马军寨、曹家寨、郑家堤、大杨庄、沙里寨、赫家堤、明化镇、后刘邱、前刘邱村、王家庄、于家庄、建城、孙家屯、胡邱村、杨邱村、郝家庄;1958年9月并入垂杨人民公社;1959年建明化镇管理区;1961年4月改建为人民公社;1984年建为乡;1990年改建为明化镇;1996年前刘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