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刘营镇 | 隶属:永年区 |
区划代码:130408106 | 代码前6位:130408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冀D |
长途区号:0310 | 邮政编码:057150 |
辖区面积:约32.4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15万人 |
人口密度:约158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余刘营村 | ~201 | 镇中心区 | 相传古代有一刘姓将军,连打败仗,晚上忽得一梦,后以梦中所指,按北斗星方位,安营扎寨,统称七大刘营,明朝初年余、刘、王、梁、杨、卢、赵、陈、宋等姓氏迁此…[详细] |
赵刘营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相传古代有一刘姓将军,连打败仗,晚上忽得一梦,后以梦中所指,按北斗星方位,安营扎寨,统称七大刘营,明朝初年余、刘、王、梁、杨、卢、赵、陈、宋等姓氏迁此…[详细] |
宋刘营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相传古代有一刘姓将军,连打败仗,晚上忽得一梦,后以梦中所指,按北斗星方位,安营扎寨,统称七大刘营,明朝初年余、刘、王、梁、杨、卢、赵、陈、宋等姓氏迁此…[详细] |
陈刘营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相传古代有一刘姓将军,连打败仗,晚上忽得一梦,后以梦中所指,按北斗星方位,安营扎寨,统称七大刘营,明朝初年余、刘、王、梁、杨、卢、赵、陈、宋等姓氏迁此…[详细] |
梁刘营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相传古代有一刘姓将军,连打败仗,晚上忽得一梦,后以梦中所指,按北斗星方位,安营扎寨,统称七大刘营,明朝初年余、刘、王、梁、杨、卢、赵、陈、宋等姓氏迁此…[详细] |
杨刘营村 | ~206 | 镇乡结合区 | 相传古代有一刘姓将军,连打败仗,晚上忽得一梦,后以梦中所指,按北斗星方位,安营扎寨,统称七大刘营,明朝初年余、刘、王、梁、杨、卢、赵、陈、宋等姓氏迁此…[详细] |
卢刘营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相传古代有一刘姓将军,连打败仗,晚上忽得一梦,后以梦中所指,按北斗星方位,安营扎寨,统称七大刘营,明朝初年余、刘、王、梁、杨、卢、赵、陈、宋等姓氏迁此…[详细] |
龙曹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该村原叫韩屯。神话传说,村里住过一个外乡长工,经常在牲口槽里睡觉,土地常年不旱,五谷丰登,后此人化作白龙,腾空飞去。明初群众借这个神话故事,将村名改为…[详细] |
榆林一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相传赵乾、赵坤兄弟,明初由山西一路乞讨来到此地,这里长着大片榆树林子,他们就坐下休息喝水,旁边就是洺河,就在定居下来,逐渐形成村落,起名榆林村。…[详细] |
榆林东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相传赵乾、赵坤兄弟,明初由山西一路乞讨来到此地,这里长着大片榆树林子,他们就坐下休息喝水,旁边就是洺河,就在定居下来,逐渐形成村落,起名榆林村。…[详细] |
榆林二村 | ~211 | 镇乡结合区 | 相传赵乾、赵坤兄弟,明初由山西一路乞讨来到此地,这里长着大片榆树林子,他们就坐下休息喝水,旁边就是洺河,就在定居下来,逐渐形成村落,起名榆林村。…[详细] |
朱庄村 | ~212 | 镇乡结合区 | 明初朱祥从山西迁到此处,形成村落,叫朱家庄。清代为与正西乡朱庄区别,叫西朱庄,1958年后恢复朱庄村名。…[详细] |
五里村 | ~213 | 镇乡结合区 | 明永乐年间,赵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距临洺关五里,故命村名五里村。…[详细] |
魏庄村 | ~214 | 镇乡结合区 | 明初,魏氏人家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冠以姓氏命村名为魏庄。…[详细] |
龙泉村 | ~215 | 镇乡结合区 | 清光绪十九年《广平府志》记载:“龙泉寺在县(今永年城关)西北四十里龙泉村,明嘉靖间增修,有和丰碑记。”相传,龙泉村西南有龙水流入洺河,泉水常年不干,村…[详细] |
东睢宁村 | ~216 | 镇乡结合区 | 燕王扫北。石、刘等姓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村名为睢凝。有仰望和平安定之意,后把“凝”字简写作“宁”字。…[详细] |
西睢宁村 | ~217 | 镇乡结合区 | 燕王扫北。石、刘等姓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村名为睢凝。有仰望和平安定之意,后把“凝”字简写作“宁”字。…[详细] |
后睢宁村 | ~218 | 镇乡结合区 | 燕王扫北。石、刘等姓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村名为睢凝。有仰望和平安定之意,后把“凝”字简写作“宁”字。…[详细] |
东瓜井村 | ~219 | 镇乡结合区 | 据永年县之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冉子生了一身癞疮到沙河县朱庄温泉洗澡医疾,行至该村时口渴了,寻到一口枯井,井里有瓜,用以解渴,为纪念这件事,称瓜枯为瓜井,…[详细] |
西瓜井村 | ~220 | 镇乡结合区 | 据永年县之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冉子生了一身癞疮到沙河县朱庄温泉洗澡医疾,行至该村时口渴了,寻到一口枯井,井里有瓜,用以解渴,为纪念这件事,称瓜枯为瓜井,…[详细] |
后瓜井村 | ~221 | 镇乡结合区 | 据永年县之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冉子生了一身癞疮到沙河县朱庄温泉洗澡医疾,行至该村时口渴了,寻到一口枯井,井里有瓜,用以解渴,为纪念这件事,称瓜枯为瓜井,…[详细] |
地名由来:
因镇政府驻刘营村而得名刘营镇。相传古代有一刘姓将军,连打败仗,晚上忽得一梦,后以梦中所指,按北斗星方位,安营扎寨,统称七大刘营,明朝初年余、刘、王、梁、杨、卢、赵、陈、宋等姓氏迁此定居,遂以姓命名所在刘营。
基本介绍:
刘营镇位于永年区北部,紧临主城区,人口46548人,下辖21个行政村、42个党支部、党员1239人,其中农村党支部21个、“两委”干部146人。全镇耕地4.07万亩、5万余人,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2万元。特色主导产业为标准件,年产值22.13亿元,从业人员近3万人,被认定为“河北省标准件制造名镇”。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刘营镇被确定为邯郸市2020—2021年度市级文明村镇。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刘营镇人口数量为5.15万人,位列永年区各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位。
2017年4月,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确定刘营镇为2016年河北省特色产业名县名镇河北省标准件制造名乡。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四区所辖。
1953年建刘营乡,属施庄区。
1957年撤区并乡仍为刘营乡。
1958年公社化时,为小北汪公社驻地。
1961年公社体制改变后,分建刘营公社。
1983年公社划乡称刘营乡。
1996年扩镇并乡时将原刘营乡、朱庄乡合并为刘营乡。
2015年撤乡设镇,改为刘营镇。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