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彰东街道 | 隶属:北关区 |
区划代码:410503008 | 代码前6位:41050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车牌代码:豫E |
长途区号:0372 | 邮政编码:45500 |
辖区面积:约19.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3万人 |
人口密度:约117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8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永安社区 | ~001 | 主城区 | 因区域内永安街而得名。2003年市区划调整,划属北关区。2012年成立永安社区居民委员会,属彰东街道。…[详细] |
恒大绿洲社区 | ~002 | 主城区 | 因居民点恒大绿洲小区而故名。2015年成立恒大绿洲社区居民委员会,属北关区彰东街道。…[详细] |
四季花都社区 | ~003 | 主城区 | 四季花都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鸿泰苑社区 | ~004 | 主城区 | 鸿泰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南漳涧村 | ~201 | 主城区 | 清乾隆年间,洹河水量不大,如同沟涧,安阳城通向东北方向临漳县的大道通过,便将村民改为漳涧。在洹河以南,故名南漳涧。…[详细] |
苏家村 | ~202 | 城乡结合区 | 原名后茶村,后随着苏姓人口增多,明末更名为苏家村。…[详细] |
杏花村 | ~203 | 城乡结合区 | 据《安阳市郊区志》记载,原有几户人家善种杏树。春暖杏花争艳,甚是好看。故得名杏花村。…[详细] |
李家庄村 | ~204 | 城乡结合区 | 传明代本村一李姓人在皇宫任门官,俗称李皇门,乡人为尊崇他,后改村名为李家庄至今。…[详细] |
小营村 | ~205 | 城乡结合区 | 原为古代屯兵之地,营区较小,后百姓移居成村,故名小营。…[详细] |
西六村 | ~206 | 城乡结合区 | 因位于安阳县白璧镇西部,由六个自然村组成,故名西六村。…[详细] |
后崇义村 | ~207 | 城乡结合区 | 古时候该地有户人家很讲义气,三个儿子受家风影响,分家产时互相谦让,留下美名。后人为弘扬先人崇尚仁义之风,特将该地称作崇义。后该地从东至西逐渐形成三个村…[详细] |
中崇义村 | ~208 | 城乡结合区 | 传古时候该地有户人家很讲义气。三个儿子受家风影响,分家产时相互谦让,留下美名。后人为弘扬先人崇尚仁义之风,就把该地称作崇义。后该地以东至西逐渐形成三个…[详细] |
前崇义村 | ~209 | 城乡结合区 | 古时候该地有户人家很讲义气,三个儿子受家风影响,分家产时互相谦让,留下美名。后人为弘扬先人崇尚仁义之风,特将该地称作崇义。后该地从东至西逐渐形成三个村…[详细] |
西梁贡村 | ~210 | 村庄 | 传早年有位姓梁的考生考取贡生,为村首户,村名称梁公,后称梁贡,梁贡有二,此村居西,故名西梁贡。…[详细] |
养鱼屯村 | ~211 | 村庄 | 传早年西部低洼处,常年积水,鱼类很多而得名小鱼屯,后村民就水养鱼,故名。…[详细] |
六寺村 | ~212 | 村庄 | 早年此地有座逯寺院,后寺院破损,由附近六个村复修。其寺改为“六寺”(逯与“六”方言读音相近)。紧依六寺,故名六寺村,后简称为“六寺”。…[详细] |
唐庄村 | ~213 | 村庄 | 传明初唐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以姓氏命名为唐庄。唐庄有二,居南为前唐庄,居北为后唐庄,后统称为唐庄。…[详细] |
羊毛屯村 | ~214 | 村庄 | 传早年村民善养羊,羊毛生产甚多,故名。1958年公社化,为安阳县王宁公社羊毛屯大队。1982年王宁公社改名韩陵公社,为韩陵公社羊毛屯大队。1983年为…[详细] |
黄家营村 | ~215 | 村庄 | 传此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东魏丞相高欢部下一位黄姓将军曾在此扎营驻守,故名黄家营。…[详细] |
西见山村 | ~216 | 村庄 | 因位于韩陵山南脚下,举目可见山,见山有二,居西,故名。…[详细] |
西于曹村 | ~217 | 城乡结合区 | 古代为尉曹驻地,后于姓渐多,改为于曹。于曹村有二,居西,故名西于曹。…[详细] |
地名由来:
金代,安阳称彰德府,该区域位于市区东部,因此得名。
基本介绍:
安阳市北关区彰东街道办事处共辖17个行政村,耕地面积达1.6万余亩,其中大田作物面积1.1万余亩,蔬菜种植面积4200余亩。
历史沿革:
彰东街道原属安阳县韩陵乡(1958年属王宁公社。
1982年属韩陵人民公社。
1983年韩陵人民公社改置乡)。
2003年析安阳县、郊区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