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魏庄街道 | 隶属:长垣市 |
区划代码:410728005 | 代码前6位:410728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车牌代码:豫G |
长途区号:0373 | 邮政编码:453000 |
辖区面积:约4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57万人 |
人口密度:约164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4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魏庄社区 | ~001 | 主城区 | 原名常兴集,元末遭兵焚,渐废。明初山西洪洞县移民魏氏迁此建村,得名魏庄。…[详细] |
卢参木村 | ~201 | 城乡结合区 | 此地路边有高大树林,孔子经此,告弟子说为参天之木,当地人闻,遂依林建村,取名参木。1983年以姓氏为名,得名卢参木。…[详细] |
任寨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明初山西洪洞县任氏移民迁此,得名任寨。1947年属曲河县第二区。1949年属长垣县第二区。1958年建任寨生产大队,属恼里人民公社。1963年属魏庄人…[详细] |
花园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原有一张姓官员的花园,后护花人依园建村,得名花园。…[详细] |
张庄村 | ~204 | 村庄 | 由明初山西洪洞县移民张氏建村,得名张庄。…[详细] |
王了墙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明初山西洪洞移民依长墙西端建村,名为西了墙村。1966年分大队,多为王姓,得名王了墙。…[详细] |
韩了墙村 | ~206 | 镇乡结合区 | 明初山西洪洞移民依长墙西端建村,名为西了墙村。1966年分大队,多为韩姓,故名。…[详细] |
东了墙东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原由移民依一长墙东端建村,取名东了墙,后分村以方位冠以村名。…[详细] |
东了墙西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原由移民依一长墙东端建村,取名东了墙,后分村以方位冠以村名。…[详细] |
马房村 | ~209 | 村庄 | 清乾隆年间,皇帝南游经过此地,留有喂马棚,后有山西洪洞县移民依马棚建村,以谐音称今名。…[详细] |
西董寨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由董氏建村,得名董寨。1947年属曲河县第二区。1949年属长垣县第二区。1958年建董寨生产大队,属恼里人民公社。1963年属魏庄人民公社。1983…[详细] |
王庄村 | ~211 | 镇乡结合区 | 明弘治三年(1490)山西洪洞县王氏移民建村,故名王庄。因重名,更名为南王庄。第二次地名普查争取村民意见后恢复王庄。…[详细] |
郑堤村 | ~212 | 村庄 | 由明初山西洪洞县移民郑氏建村于河堤上,得名郑堤。…[详细] |
周庄村 | ~213 | 村庄 | 由明洪武二年(1369)山西洪洞县移民周氏建村,得名周庄。…[详细] |
信寨村 | ~214 | 村庄 | 明初山西洪洞县信氏移民迁此,得名信寨。1947年属曲河县第二区。1949年属长垣县第二区。1958年建信寨生产大队,属恼里人民公社。1963年属魏庄人…[详细] |
王寨村 | ~215 | 村庄 | 由明初山西洪洞县王氏移民建村,得名王寨。…[详细] |
邢口村 | ~216 | 村庄 | 邢氏建村于渡口处,在此地摆渡,得名邢口。…[详细] |
付堤村 | ~217 | 村庄 | 原由傅致中移民迁至一古堤旁定居,得名傅堤。…[详细] |
大傅寨村 | ~218 | 镇中心区 | 据村中庙碑载,村名原叫版筑集,来历无考,明永乐年间,有傅堤傅姓人家迁此,人丁极兴,在版筑集周边修了土寨墙,取名傅家寨墙,简称傅家寨,寨是村的外围,版筑…[详细] |
华寨村 | ~219 | 镇乡结合区 | 因华氏在此建村而得名。原名华家寨,后易为今名。…[详细] |
合阳村 | ~220 | 村庄 | 明万历年间山西洪湖洞县移民所建,因位于文岩渠北侧,故名河阳。后衍化为合阳。…[详细] |
西杨庄村 | ~221 | 镇乡结合区 | 由王、杨二氏建,原名王杨庄,后因位置改称今名。…[详细] |
大车西村 | ~222 | 镇乡结合区 | 原名广粮集。清道光年间村筑寨,四角留门,似大车(旧太平车)四轮,名大车。后分为大车东和大车西两个村,因位于西侧,得名大车西。…[详细] |
大车东村 | ~223 | 镇乡结合区 | 原名广粮集。清道光年间村筑寨,四角留门,似大车(旧太平车)四轮,故名大车。后分为大车东和大车西两个村,因位于东侧,得名大车东。…[详细] |
梁寨村 | ~224 | 镇乡结合区 | 原名梁村。因梁姓在此建村,筑寨墙防匪水患,得名梁寨。…[详细] |
李庄村 | ~225 | 镇乡结合区 | 明初山西洪洞县李氏移民所建,得名李庄。1947年属曲河县第二区。1949年属长垣县第二区。1958年建李庄生产大队,属恼里人民公社。1963年属魏庄人…[详细] |
总管村 | ~226 | 村庄 | 村初名奇祥村。某代有军旅战于此,由一总管将军操持营中事务,人称总管营。因村小,总管营大,久之,总管营名盖住了村名,慢慢的,村名就成了总管。…[详细] |
孟寨村 | ~227 | 村庄 | 原村中出孟氏财主,出资筑围村堰,称孟家寨,后易今名。…[详细] |
丁寨村 | ~228 | 村庄 | 由丁氏建村,得名丁寨。1947年属曲河县第二区。1949年属参木区。1958年建丁寨生产大队。属恼里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丁寨村民委员会,属恼里乡。…[详细] |
杨楼村 | ~229 | 村庄 | 杨氏建村,原名杨楼,因重名,1982年由长垣县人民政府行文,以位置更名为南杨楼,2016年第二次地名普查时,争取村民意见后更名为杨楼。…[详细] |
后刘口村 | ~230 | 镇乡结合区 | 原名柳家口,后以谐音名刘口。村一分为二,位北,名后刘口。…[详细] |
前刘口村 | ~231 | 镇乡结合区 | 原名柳家口,后以谐音名刘口。后村一分为二,位南,名前刘口。…[详细] |
侯寨村 | ~232 | 镇乡结合区 | 由侯氏建村,因近临黄门德村,得名侯黄门德,后因名字长改称侯寨。…[详细] |
王刘村 | ~233 | 镇乡结合区 | 原为王庄、刘寨二村,后合二为一,二名合一名,叫王刘村,沿用至今。…[详细] |
岳寨村 | ~234 | 镇乡结合区 | 原由移民岳卢二氏建,名岳卢寨,后因近邻黄门德村,改称岳黄门德,后改称今名。…[详细] |
茅芦店村 | ~235 | 村庄 | 有移民搭草屋在此开店,后依店建村,得名茅芦店。…[详细] |
戚寺村 | ~236 | 村庄 | 由戚氏移民依寺建村而得名。1947年属曲河县第二区。1949年属长垣县第二区。1958年建戚寺生产大队,属恼里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戚寺村民委员会,…[详细] |
孙堂村 | ~237 | 村庄 | 由孙氏建村而得名。1947年属曲河县第二区。1949年属长垣县第二区。1958年建孙堂生产大队,属恼里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孙堂村民委员会,属恼里乡…[详细] |
大留寺村 | ~238 | 村庄 | 此地原有一座寺名大留寺,有移民依寺而居,以寺名命名村名。…[详细] |
东董占庄村 | ~239 | 村庄 | 由董氏建,原名董寨。经普查,因重名,1982年由长垣人民政府行文,易今名。…[详细] |
高寨村 | ~240 | 村庄 | 明初山西洪洞县高氏移民所建,得名高寨。1947年属曲河县第二区。1949年属参木区。1958年建高寨生产大队,属恼里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高寨村民委…[详细] |
陈寨村 | ~241 | 村庄 | 明初山西洪洞县陈氏移民迁此,得名陈寨。1947年属曲河县第二区。1949年属长垣县第二区。1958年建陈寨生产大队,属恼里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陈寨…[详细] |
后参木村 | ~242 | 镇乡结合区 | 此地路边有高大树林,孔子经此,告弟子说为参天之木,当地人闻,遂依林建村,取名参木。1983年以方位为名,得名后参木。…[详细] |
前参木村 | ~243 | 镇乡结合区 | 此地路边有高大树林,孔子经此,告弟子说为参天之木,当地人闻,遂依林建村,取名参木。1983年以方位为名,得名前参木。…[详细] |
毛参木村 | ~244 | 镇乡结合区 | 此地路边有高大树林,孔子经此,告弟子说为参天之木,当地人闻,遂依林建村,取名参木。1983年以姓氏为名,得名毛参木。…[详细] |
林参木村 | ~245 | 镇乡结合区 | 此地路边有高大树林,孔子经此,告弟子说为参天之木,当地人闻,遂依林建村,取名参木。1983年以姓氏为名,得名林参木。…[详细] |
地名由来:
原名常兴集,元末遭兵燹,渐废。明洪武年间魏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改称魏庄。
基本介绍:
魏庄镇位于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城南偏东5公里处,距新乡、开封、濮阳、荷泽均不足百公里,濒临106国道,308省道,新荷铁路,是长垣县副中心镇,1996年实现撤乡建镇。
全镇国土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230亩,辖25个行政村,总人口48817人。镇区建成面积6.5平方公里,镇区人口21583人,城镇化水平41%。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第一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被省0命名为河南省百强特色乡镇;全省乡镇综合实力排名第18名,新乡市排名第3位;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被新乡市委、市0授予""起重机械工业园区先进单位"";连年荣获新乡市委、市0""发展民营经济一等奖""。
荣誉排行:
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魏庄街道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0年5月,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命名魏庄街道为第四批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
文化旅游:
九龙山石刻位于长垣县魏庄街道办事处大车村。年代为。 九龙山石刻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58年属恼里公社。
1961年属恼里区。
分置魏庄、总管、大车3个小公社。
1963年成立魏庄公社。
1984年改设魏庄乡。
1996年改置魏庄镇。
2012年设魏庄街道。
2019年长垣县撤县设市,属之。
区划: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魏庄街道 |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