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岗王镇 | 隶属:柘城县 |
区划代码:411424107 | 代码前6位:411424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N |
长途区号:0370 | 邮政编码:476000 |
辖区面积:约5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4万人 |
人口密度:约101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8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岗王村 | ~201 | 镇中心区 | 明正德年间王氏自东北里许门楼王分居至此,初名前小庄。后因村前有一高大土岗,而得名。…[详细] |
门楼王村 | ~202 | 镇中心区 | 据《王氏家谱》载:元代,王钢因避乱自县城北马力坡(今远襄镇王双庙)行至一废门楼下车坏,不能前行,以为天意,遂垦荒为家,故名。清咸丰年间七年(1857)…[详细] |
刘柿村 | ~203 | 村庄 | 刘柿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李中口村 | ~204 | 村庄 | 元代,李中为避兵乱,自山东高唐州枣林迁此,因靠渡口,名李中口。明成化六年(1470)村落扩大,分为东西两处,始有东楼(东口)、西楼(西口)之称,因其在…[详细] |
沙河村 | ~205 | 村庄 | 明代,常氏迁此定居,以靠沙河(蒋河古称大沙河)建村,故名。…[详细] |
孙楼寨村 | ~206 | 村庄 | 清康熙初年,孙氏自今申桥乡李天雨迁此,建有楼房,取名“孙楼”,清道光年间筑寨,易今名。…[详细] |
张楼村 | ~207 | 村庄 | 明代杨氏建村,称杨楼。明嘉靖年间张勉自本乡力士岗迁入,后杨氏绝嗣。清同治年间筑寨,易今名。…[详细] |
大李村 | ~208 | 村庄 | 元代王氏建村,称小王庄,后绝嗣,村废。明洪武年间李兴自山西洪洞县迁来,与村北陈庄毗连建村,因属长门,故名大李。后因水患,移居今址。…[详细] |
孟庄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明代,孟氏迁此,因傍心闷寺建村,村以寺名。1950年后,村东刘庄并入,因孟氏居多遂易今名。…[详细] |
马庙村 | ~210 | 村庄 | 明代,马氏迁此,后于村东头建庙,故名。1949年称白庄村公所,属官庄区。1955年称白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林张中心乡。1958年设白庄生产大队,属…[详细] |
盆窑村 | ~211 | 镇中心区 | 明代,崔、高、白三氏建村,以筑窑烧盆为业,故名。明天启年间李梅自今邵园乡小李庄迁入,后崔、高、白绝嗣,仍名。…[详细] |
张寨村 | ~212 | 村庄 | 明代,王氏建村,初名王庄。明弘治年间张氏自山东迁入,后王氏绝嗣,清咸丰三年(1853)筑寨,以村南堌堆庙取名“张堌堆寨”简称今名。…[详细] |
金庄村 | ~213 | 村庄 | 明宣德年间金氏自商丘县高辛集徙居于此,故名。…[详细] |
后徐村 | ~214 | 村庄 | 清雍正年间许氏自今邵园乡徐园迁此,初名徐庄。因处今村南3里前徐之后,惯称今名。…[详细] |
西左楼村 | ~215 | 村庄 | 明中叶,左氏自今东左楼分迁于此,以其处西,故名。亦称新左楼。…[详细] |
东左楼村 | ~216 | 村庄 | 明代,左俊为避乱自山东兖州迁此定居,初名左庄。后建楼房易名左楼。明中叶村民西迁建村,遂称今名。亦称老左楼。…[详细] |
济窦池村 | ~217 | 村庄 | 原为河流故道,邻村人至此觅水,深挖数尺。古谓小渠曰渎,旁有水洼称池,下有伏流曰济,遂称济渎池。明永乐年间王氏自西南3里门楼王分居至此,村以池名。…[详细] |
果园村 | ~218 | 村庄 | 果园村:位于岗王镇以北2公里处,含朱庄等自然村。…[详细] |
王玉条村 | ~219 | 镇乡结合区 | 明代,王玉条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详细] |
韦堤口村 | ~220 | 镇乡结合区 | 清雍正年间韦氏建村,因东临废黄河堤口,故名。…[详细] |
西半坡村 | ~221 | 村庄 | 明代董氏建村,古时30里为一坡,距县城、慈圣镇各为15里,故名半坡。因村处柘城至睢州要冲,董氏在此开一饭店,故有半坡店之称。建国初期因睢县至柘城修通公…[详细] |
陈庄村 | ~222 | 村庄 | 南宋,陈慕奇自今慈圣镇虎陈迁此,故名。1949年属官庄区赵庄村公所。1955年属王楼寨中心乡赵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官庄人民公社赵庄生产大…[详细] |
赵庄村 | ~223 | 村庄 | 赵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官庄村 | ~224 | 村庄 | 清代,孔氏自山东曲阜避难至此,购地十顷,招民租种。后孔氏返回山东,地课交县黉学,成为官田,俗称官庄。清代逢集市,东部张庄并入,遂称官庄集,简称今名。…[详细] |
双庙村 | ~225 | 村庄 | 双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王辇村 | ~226 | 村庄 | 王辇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程六村 | ~227 | 村庄 | 明代,程氏迁入,以村西有一南北溜沟,深不见底,泉水长流,故名。…[详细] |
张桥村 | ~228 | 村庄 | 张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明正德年间,王氏自东北里许门楼王分居至此,初名前小庄。后因村前有一高大土岗,易名岗王。
基本介绍:
该镇位於县境西部,东与牛城、邵元乡交界、南与张桥、皇集、李原乡为邻、西与伯岗、申桥乡接壤、北与慈圣乡毗连。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696亩,辖26个村委会、86个自然村,村民9760户53782人。乡人民政府驻岗王。
惠济河、蒋河斜穿境内,土地平坦、排灌便利、多为两合土。盛产桑杈、主产小麦、玉米、油菜、棉花、芝麻等。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岗王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21年3月,岗王镇上榜商丘市2020年度市级文明村镇名单。
历史沿革:
明、清西南部属由义乡,北部属居仁乡,东南隅属安宁乡。
1913年置西北区双庙集东牌、双庙集西牌、双庙集南牌,西南区心闷寺牌。
1935年置第一区济渎池、沙河集二乡联保,第三区官庄乡联保。
1945年设官庄乡官庄联保,牛斗乡门楼王、沙河集二保。
1949年属官庄区。
1958年属官庄公社。
1975年析出置岗王公社。
1983年改岗王乡。
2011年撤乡建岗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