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搬口街道 | 隶属:示范区 |
区划代码:411602009 | 代码前6位:41160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车牌代码:豫P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辖区面积:约51.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4.7万人 |
人口密度:91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6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搬口村 | ~201 | 主城区 | 搬口原称搬罾口。明末清初,从山西洪洞迁来张、侯两姓人家,在此定居,渐成聚落。当时村西北有回龙寺洼,村西边有白马沟和流沙河交汇,经常发生河水泛滥,积水滞…[详细] |
曾楼村 | ~202 | 村庄 | 曾姓在此建村,筑一土楼,故名曾楼。民国时期,属淮邑城乡八十八保。后改保名牌,属淮阳县第六区搬罾口牌搬罾口镇。1949年属淮阳第十区。1953年8月属搬…[详细] |
杨寨村 | ~203 | 村庄 | 杨姓先人自山西洪洞迁此落户建村,为防匪患在村庄垒一土寨,故名杨寨。…[详细] |
沈楼村 | ~204 | 村庄 | 明末清初,此地有一沈姓大户,出身杏林,悬壶济世,富甲一方,有楼房数间,大楼牌坊一处,故称此村为沈楼。…[详细] |
贾寨村 | ~205 | 村庄 | 清末,贾氏先人从山西洪洞迁来定居,后因遭捻军的抢劫,就用树枝在村周围扎起寨墙用来防匪,人称假寨,因假与贾谐音,故称贾寨。…[详细] |
梁寨村 | ~206 | 村庄 | 明初,梁氏先祖梁西胜、梁西天从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在村东建有庙堂,取名梁家堂。清朝年间,为防匪患,筑寨墙,更名梁寨。…[详细] |
毛寨村 | ~207 | 村庄 | 明末,毛氏祖先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为防匪患,在村周围建起寨墙,故名毛寨。…[详细] |
朱庄村 | ~208 | 村庄 | 明代,朱姓人家迁来定居发展成村落,故命名朱庄。…[详细] |
李楼村 | ~209 | 村庄 | 李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赵村 | ~210 | 村庄 | 明末,赵氏祖先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根据姓氏取村名为赵庄,因村分路东路西,此村居路西故名西赵庄。…[详细] |
葛湾村 | ~211 | 村庄 | 清道光年间,葛氏先人自齐老乡葛集迁此落户建村,因村庄建在河湾中,故称此村为葛湾。…[详细] |
文庄村 | ~212 | 村庄 | 文氏祖先自山西洪洞迁此安家建村,以姓氏取村名文庄。…[详细] |
郭庄村 | ~213 | 村庄 | 郭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张寨村 | ~214 | 村庄 | 明末,张氏祖先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为防匪患,在村周围筑起土寨,故名张寨。…[详细] |
门庄村 | ~215 | 村庄 | 明末,门氏祖先从山西洪洞迁此落户建村,取村名门庄。…[详细] |
王祖庙村 | ~216 | 村庄 | 王氏祖先从山西洪洞搬迁而来,后代人为祭祀祖先,特建一庙,取名叫王祖师庙,故此村得名王祖庙。文革时期此村曾改名王新村,后又复称王祖庙,沿用至今。…[详细] |
地名由来:
明末清初,从山西洪洞迁来张、候两姓人家,在此定居,渐成聚落。当时村西边有白马沟和流沙河交汇,经常发生河水泛滥,积水滞泄,群众就在这里搬罾网捕鱼,天长日久,附近群众习惯性地把该处称为搬罾口,简称搬口。
基本介绍:
搬口办事处位于河南周口川汇区。
搬口办事处位于周口市川汇区东部,总面积5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400亩。搬口街道辖位于川汇区东部。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4.7万人(2004年)。辖搬口、曾楼、杨寨、沈楼、贾寨、梁寨、毛寨、朱庄、李楼、西赵、葛湾、文庄、郭庄、张寨、门庄、王祖庙16个行政村。
【沿革】1965年建搬口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位于淮阳县西南部,距县城18千米,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4.4万,辖搬口、邵火庙、梁寨、毛寨、贾寨、沈楼、文庄、邵寨、王新、朱庄、葛湾、郭庄、李楼、西赵、张寨、曾楼、杨寨、门庄18个行政村。2004年10月22日,淮阳县搬口乡正式移交
历史沿革:
1946年属豫皖根据地淮阳专署。
1949年后撤区置搬口乡,属淮阳县。
1958年成立搬口人民公社。
1983年恢复搬口乡。
2004年属周口市川汇区。
2006年撤乡设街道,设搬口街道,属周口市川汇区。
2011年划归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代管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