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南阳市 > 邓州市 > 汲滩镇 > 元庄村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汲滩镇元庄村

[移动版]
花洲书院
地名:元庄村隶属汲滩镇
区划代码:411381103210代码前6位:411381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村车牌代码:豫R
长途区号:0377 邮政编码:473000
城乡分类:村庄分类代码:220

地名由来:

明、清称园庄,园庄店,后谐今名。

基本介绍:

元庄村

元庄村位于邓州市东部二十公里处的赵河东岸,S244线和X033线交汇本村,是汲滩镇中、北部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全村辖2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66人,总户数456户,总耕地2560亩。党员40名,党的基层执政能力和工作基础较好。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村“两委”不断更新观念,开拓思想把元庄集镇已开发建设成四纵四横的街道建设新格局。街区框架逐步拉大,街容街貌焕然一新,交通运输四通八达,二、三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元庄赵河大桥的建成通车,给元庄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注入新的活力。

元庄地处邓州市、新野县结合部。一九三九年九月,0豫西南政委在-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为加强邓县、新野两县地下党的工作领导,在元庄小学成立了邓县机关报工作委员会。孙鼎、绕剑平、卢鹏万,仝保仁等同志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1940年2月,0邓新工委更名为邓新县委。同年八月县委书记仝保仁同志调赴延安,0邓新县委由张剑平、卢鹏万负责。0邓新县委在邓、新两县、南阳及河南的党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至今元庄初中院内仍有其纪念碑文。

村“两委”在壮大培育支柱产业,推进规模化生产的思想指导下,确定自己的发展思路,即“巩固麦、养殖、种菜,狠抓林、烟、棉”全村已逐步形成以烟叶、棉花、小麦、蔬菜、养殖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小麦平均亩产达900斤左右;麦烟、麦棉作套种已成主导种植模式;大棚蔬菜打入外地市场;养殖业发展又如雨后春笋。现有300头以下养猪场2个;1000只以上养鸡场4个;5头以上养牛户12户,50头以上养羊户3户。已形成的牲畜交易专业市场、畜禽蛋专业市场和蔬菜、水果专业市场,与周边集镇、街道相比声誉不断提高。看今天的元庄,街通道灯光明亮,河塘庙会人流不息,体育场上竞技不断,文化茶馆传递科技,随着南水北调移民的入驻,又将给元庄带来发展经济的勃勃生机。

元庄村与油李村、曾庄村、孙庄村、赵庄村、王营村、张井村、王寨村、柿庄村、前渠村、庞庄村、罗营村、张桥村、南王村、刘岗村相邻。

历史沿革:

清末民初属元柿里。

1936年属元庄联保。

1941年属白牛乡。

1949年属元庄乡。

1955年属白牛公社称元庄大队。

1969年属元庄公社称元庄大队。

1983年元庄大队改为元庄村民委员会,属元庄乡。

2005年撤乡设镇仍属之。

周边相关:

元庄村附近有 奥伊楚夫国家公园、 巴比亚山国家公园、 皮耶尼内国家公园、 卡瓦利泽布日多夫斯津、 波兰航空博物馆、 新松奇等旅游景点,有南阳黄牛、刘集黄酒、邓州市棉花、邓州小磨油、邓州胡辣汤、邓州窝子面等特产,有邓州越调、泗洲火腿、西坪民歌、南阳汉画、南阳烙画等民俗文化。


汲滩镇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