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濮阳市 > 范县 > 濮城镇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

[移动版]
地名:濮城镇隶属范县
区划代码:410926101代码前6位:410926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豫J
长途区号:0393 邮政编码:457000
辖区面积:约4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4.47万人
人口密度:101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51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玉张西村~201镇中心区
传张姓族人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又因当时村东有有一座玉皇庙,以玉皇庙及姓氏,而取村名玉张庄。1995年,玉张庄分为两部分,因村位于西头故…[详细]
潘家庄村~202镇中心区
清末潘姓由濮阳南关迁徙至此,因村民全部姓潘,而取名潘庄,1981年因重名更名为潘家庄。…[详细]
南关村~203镇中心区
1452年山东鄄城县旧城镇迁至本城南门外,演变成现村落,旧为南关厢,现名南关村。…[详细]
南街村~204镇中心区
濮州建有城墙,城墙以内叫街,以外叫关,以城内中心十字街口为界,分为东南西北四街,南街位于中心以南,城墙以内,故名南街。…[详细]
董桑庄村~205镇乡结合区
因董、桑两庄合在一起,故名董桑庄。1949年属平原省濮县一区。1952年撤销平原省,属山东省濮县一区。1956年属山东省濮县濮城区。1956年撤销濮县…[详细]
毛营村~206镇乡结合区
传古时有一毛姓将领带兵打仗,在此安营扎寨,后渐成村落,取村名毛营。…[详细]
西关村~207镇中心区
明代建州城时,城墙以内叫街,以外叫关,以古城中心,十字路口为界,分为东南西北街,因位于城墙西,故名濮城西关。张氏族谱记载,族人于明永乐二年(1404)…[详细]
西街村~208镇中心区
濮州城建立有古城墙,城墙以内叫街,城墙以外叫关,以古城中心十字路口为界,分别为东南西北方向,西街村位于中心以西,城墙以内,故名西街。…[详细]
北关村~209镇中心区
明代建州城时,城墙以内叫街,以外叫关,以古城中心,十字路口为界,分为东南西北街,因位于城墙北,而取名濮城北关。因此村在城北门外,而称北关。…[详细]
北街村~210镇中心区
古濮州建有城墙,城墙以内叫街,以外叫关。城内以中心十字路口为界,分为东南西北街,北街位于中心以北,城墙以内,而取故名北街。…[详细]
东街村~211镇中心区
濮州建有古城墙,城墙以内叫街,以外叫关,以古城中心,十字路口为界,分为东南西北方向,东街村位于中心以东,城墙以内,故名东街。…[详细]
东关村~212镇中心区
明代建濮州城以来,此村位于州城东门外,而称为东关。…[详细]
于楼村~213镇乡结合区
于姓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立村定居,以姓氏取名为于村,后因村中有楼,更名于楼。…[详细]
沟寨村~214镇中心区
张姓于明洪武年间由山东省曹县迁此地立村定居,因村前后有大沟做寨,而取村名沟寨。…[详细]
周庄村~215镇乡结合区
传王姓族人于清末由濮城北街迁此地立村定居,因此处是周家的公地,而取名周庄。…[详细]
罗楼村~216村庄
李姓于清光绪年间由南乐县迁此地定居,因当时此处是罗家花园,院内有楼,取名罗楼。…[详细]
高寺村~217城乡结合区
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定居,当时皇姑送女儿,路过此处,为纪念此事随修寺院一座,寺院庙堂十分高大,故取村名高寺。…[详细]
罗庄村~218村庄
罗姓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立村定居,以姓氏取村名罗庄。…[详细]
王路庄村~219村庄
王、路两姓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王路庄迁此地立村定居,以姓氏取村名王路庄。…[详细]
西苏庄村~220村庄
传苏氏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立村定居,以姓氏取村名为苏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与王楼公社苏庄重名,而更名西苏庄。…[详细]
军寨村~221城乡结合区
明末清初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曾在此安营扎寨,后日渐成村,故名。…[详细]
双碾村~222镇乡结合区
陈家弟兄二人,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兄弟二人乘坐辇车而来,而取村名双辇,后惯称双碾。…[详细]
郝庄村~223镇中心区
郝姓族人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立村定居,以姓氏取村名郝庄。…[详细]
玉东村~224镇中心区
传张姓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立村定居,因当时村东有一座玉皇庙,以玉皇庙及姓氏,而取村名玉张庄。1995年,玉张庄分为两部分,因村位于东头故名玉…[详细]
景庄村~225镇中心区
传景姓于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立村定居,以姓氏取村名景庄。…[详细]
红庙村~226镇中心区
明永乐三年(1405)张姓由河北永平府栾洲法宝寺查头村迁此地定居,因村东有一关帝庙,庙壁为红色,而取名红庙。…[详细]
巩庄村~227镇中心区
巩姓族人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立村定居,以姓氏取村名巩庄。…[详细]
高庄村~228村庄
高姓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高庄。…[详细]
沈庄村~229镇乡结合区
沈姓族人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立村定居,以姓氏取村名沈庄。…[详细]
吴庄村~230村庄
吴姓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名为吴庄。…[详细]
五零村~231村庄
明洪武年间,有姓李的兄弟三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定居,因在此开银钱铺,距濮州五里,故名五里铺。1958年更名为“五零”村。…[详细]
后毕庄村~232村庄
传毕姓于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清光绪年间,因人口较多分居两处,此村居后,而取名后毕庄村。…[详细]
前毕庄村~233村庄
毕姓于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清光绪年间,因人口较多分居两处,此村居前,取名前毕庄。…[详细]
西张村~234村庄
张氏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张姓以编簸箕为生,而取村名为簸箕张庄,1984年改名西张村。…[详细]
刘坑东村~235镇乡结合区
传刘氏人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村四周低洼多坑,而取名刘坑。1992年分为刘坑东、刘坑西、新刘坑三个村,此村因位置在东取名为刘坑东村。…[详细]
刘坑西村~236镇乡结合区
传刘氏人于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立村定居,因村四周低洼多坑,故取名刘坑。1992年刘坑分为刘坑、刘坑东、刘坑西三个村,本村因位置在西取名为刘坑西村。…[详细]
新刘坑村~237城乡结合区
刘氏族人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村四周低洼多坑,取名刘坑村。1992年,刘坑村划分为刘坑东、刘坑西、新刘坑三个自然村。为新刘坑。…[详细]
文早村~238镇中心区
李氏祖先李文早明末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为纪念先祖,取村名文早。…[详细]
刘早村~239镇中心区
刘氏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在文早村附近而取名刘早村。…[详细]
陈老庄村~240村庄
陈姓于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立村定居,以姓氏取村名陈庄,后更名陈老庄。…[详细]
徐庄村~241镇中心区
徐氏族人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立村定居,以姓氏取村名徐庄。…[详细]
卢庄村~242村庄
卢氏家谱记载,卢氏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立村定居,以姓氏取村名为卢庄。…[详细]
马路庄村~243村庄
传马姓于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定居,当时此地是交通要道,故称为“马路口”。1981年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时,因与陆集公社马路口重名,更名为马路庄。…[详细]
前三里村~244村庄
董氏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并开一客店,离北关奶奶庙三里,故名三里店,后发展为两个自然村,因此村居前取名前三里店。…[详细]
后三里店村~245村庄
董氏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并开一客店,离北关奶奶店三里,故名三里店,后发展为两个自然村,因此村居后取名后三里店。…[详细]
南楼村~246镇乡结合区
南氏家谱记载,南楼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原名濮州大寨村。据碑文记载,1907年南家大户建了一座楼,从此改为南家大楼,后惯称南楼。…[详细]
王刀村~247镇乡结合区
原名王村集,后来王姓出了一名武探花,奉旨平叛,手持大刀胜利而归,人称王家大刀村,后简称王刀村。…[详细]
城角村~248镇乡结合区
王氏族谱记载,王氏于明洪武年间迁此地立村定居,原名王村集。明初建立濮州城时,因位于濮州城西北角而改为西北城角村,后惯称城角。…[详细]
南葛楼村~249镇乡结合区
《葛氏家谱》记载,葛氏在明、清时期属原濮州一带的名门望族,世居濮州东葛庄。至清乾隆年间分家时其中一支迁居当时的葛家花园,因花园中有一幢楼,故名为葛家楼…[详细]
蚕王庄村~250村庄
王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定居,以养蚕为生,故而得名蚕王庄。…[详细]
五罗徐村~251村庄
传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居住,由五里铺、罗胡同、北徐庄三个自然村组成,取各村首字命名为五罗徐。…[详细]

地名由来:

“濮”因临濮水得名。隋开皇十六年(596)设濮州,以濮水故称。明景泰三年(1452),治由今鄄城县旧城迁于此处(今濮城镇)。因承袭故名(濮州、濮县、濮城公社)并驻濮城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3年12月,濮城镇被河南省爱卫办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21年1月,河南省爱卫会命名濮城镇为2020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濮城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5年8月,河南省政府选择濮城镇河南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濮城镇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14年7月,濮城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0年3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濮城镇2010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2008年9月,濮城镇被授予第二批河南省环境优美小城镇称号。

基本介绍:

隶属于濮阳市范县,距县城27公里、濮阳市区35公里,北接长(长治市)---泰(泰安市)铁路和濮(濮阳市)--台(台前县)高等级公路,东与京九铁路相通,西与全国南北大动脉京广线相接,新(新乡市)----范(范县)公路横穿全镇东西。

镇区内内环路、外环路纵横相连、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44平方公里,辖51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总居住人口6.2万人。这里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全国特大型企业-的开发腹地,是濮阳市工业贸易新区的中心地带。1996年1月被河南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

濮城地处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的故道,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颛项、帝尧、昆吾氏

+查看详细濮城镇概况>>

历史沿革:

夏属昆吾国。

西周属卫。

秦置东郡。

西晋又称濮阳国。

北魏改为濮阳郡。

隋废郡置濮州。

唐、宋、金辖区多变,至元代最大,辖鄄城、朝城、范县、临清、馆陶、观城、元县。

明景泰三年(1452)州治由今鄄城县旧城迁今濮城镇。

清雍正十三年(1735)降为散州。

1913年废州,改为濮县,属山东省。

1956年濮县撤销并入范县,为范县濮城区。

1958年设立濮城公社。

1964年复称濮城区,改属河南省。

1968年复称濮城公社。

+查看详细濮城镇历史沿革>>

濮城滑脊汤

濮城滑脊汤是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的特色小吃。濮城滑脊汤味道美,再加上原料普通,做法简单,在乡村自然深受欢迎。濮城滑脊汤属濮城名吃之一、以汤香味美为特点。 滑脊汤的做法:将新鲜的猪瘦肉细细洗净,切成薄

濮城杂拌

濮城杂拌是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的特色小吃。濮城杂拌属濮城名吃之一、以健康、营养荤素搭配合理,地方风味纯正为特点。范县的小吃最有名的还是濮城镇杂拌。


以下地名与濮城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