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黄德镇 | 隶属:封丘县 |
区划代码:410727102 | 代码前6位:410727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G |
长途区号:0373 | 邮政编码:453000 |
辖区面积:约5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9万人 |
人口密度:约67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黄德村 | ~201 | 镇中心区 | 始建于宋代。某年,黄河决口之水围困,赖有寨墙阻挡,群众得以生存。后群众祈求黄河大王护佑百姓,尽快退水,不久黄河水退去。人们为纪念黄河大王之德,故取名黄…[详细] |
大关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处于滑县封丘交界处,是滑县、封丘之间的一个较大的交通关口,故称大关。…[详细] |
大张庄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建于明代,因张姓在此落户最早,故称张庄。后来村西北又有滑县上官村张姓人建立村庄,亦称张庄,为便于区分,人口多故名大张庄。…[详细] |
小张庄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明末清初,自滑县张庄迁来张姓到此定居,形成村落,因村小,同时东有一大张庄,故名小张庄至今。…[详细] |
王小庄村 | ~205 | 村庄 | 明末此处为居厢乡河东村樊氏茔地,坟茔看护人居住此地,后渐成村落,因村庄较小,王姓人多,故称王小庄。…[详细] |
粱庄村 | ~206 | 村庄 | 明初有一户梁姓人迁此居住,渐成村落,名梁家庄,后演变为梁庄。…[详细] |
王陈庄村 | ~207 | 村庄 | 明初从山西迁来姓王的弟兄三人在此定居,以姓氏取名王庄,1982年地名普查时候,因重名,以姓氏改为“王陈庄”。…[详细] |
前老岸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黄河流经此地,改道后留下老河道。明代时期,在老河岸边形成两处村落,南边的叫前老岸村,北边的叫后老岸村。…[详细] |
后老岸村 | ~209 | 村庄 | 黄河流经此地,改道后留下老河道。明朝时期,在老河岸边形成两处村落,南边的叫前老岸村,北边的叫后老岸村。…[详细] |
蒋东村 | ~210 | 村庄 | 此处原有村庄名为青龙镇。明初,黄河水泛滥,青龙镇被水淹没。后来,蒋姓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为蒋村。1982年,经上级批准,蒋村分为两个行政村,因居东,故…[详细] |
蒋西村 | ~211 | 村庄 | 此处原有村庄名为青龙镇。明初,黄河水泛滥,青龙镇被水淹没。后来,蒋姓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为蒋村。1982年,经上级批准,蒋村分为两个行政村,因居西,故…[详细] |
开寨村 | ~212 | 镇乡结合区 | 建于宋代,因属濮阳开洲管辖,取名开州寨。明朝时逐渐发展,分为南北两片,得名开寨。…[详细] |
西于村 | ~213 | 村庄 | 明代初期从山西迁来于姓定居建村,因东有于庄,按方位称为西于。…[详细] |
北范庄村 | ~214 | 村庄 | 明末,范姓人自山西迁来定居于此,取名范庄。1982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以方位改为北范庄大队。…[详细] |
枣园村 | ~215 | 镇乡结合区 | 明代时是滑县大班村的一个大枣园,后有姓李人在此落户,逐渐形成村庄,故名枣园。…[详细] |
马庄村 | ~216 | 村庄 | 明代时马姓人在此定居建村,以姓氏命名,故名马庄。…[详细] |
大庙杨村 | ~217 | 村庄 | 明代有杨姓人迁居于此,村南有大庙一座,故称大庙杨。…[详细] |
贾庄村 | ~218 | 村庄 | 明初有一洪门寺,寺内僧人不遵佛门规矩,寺院被官府所烧,一老僧逃至该处后还俗,因其俗姓贾,子孙繁衍逐渐成村,取名贾庄村。…[详细] |
小石桥村 | ~219 | 村庄 | 原名西石桥,明代末年,村南有条沙河,村民修建一座小石桥,故取名小石桥村。…[详细] |
梁固寺村 | ~220 | 村庄 | 明代时,在村中修建寺院一座,名叫梁固寺,因寺名得村名。…[详细] |
南于村 | ~221 | 村庄 | 明初有于姓人迁此落户建村,因北有一于庄,为便于区分,故名南于。…[详细] |
小街村 | ~222 | 镇乡结合区 | 明初从山西移民到此,由于定居人数较少,街道短而窄,故起名小街村。…[详细] |
北辛庄村 | ~223 | 镇乡结合区 | 明代时,牛姓在此建村取名新庄,后演变为辛庄。1982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按方位改为北辛庄,1982年正式启用。…[详细] |
叶寨村 | ~224 | 镇乡结合区 | 宋代靖康年间,岳飞抗金大本营驻扎此地,起名岳寨。元代,黄河决口支流自村西头流过,又名为西河村。元代末年,丞相脱后裔为逃避朱元璋杀害隐居此地,汉化姓氏为…[详细] |
演马村 | ~225 | 村庄 | 元代末期元将在此修跑马道,演武跑马。明永乐年间,从山西迁来大批居民,形成村庄,取名演马庄,1982改为演马。…[详细] |
文岩村 | ~226 | 镇乡结合区 | 1958年,黄德公社在此建立畜牧场,以后不断迁来居民,逐渐形成村庄。靠近文岩渠,得名文岩村。…[详细] |
地名由来:
宋代黄河决口,村民祈求黄河大王庇佑,后河水退去,为感念其德而得名。
基本介绍:
黄德镇是全国重点乡镇,地处新乡、安阳两市及延津、长垣、封丘、滑县四县交界,是封丘县的北大门。镇域面积58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8万亩,人口3.9万。省道308横贯东西,省道219连通南北,北有长济高速入口,东距大广高速4公里,西距京珠高速40公里,封丘县唯一的火车站(新荷铁路蒋村站)位于辖区内的蒋西村,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黄德镇历史悠久,据镇地老泰山庙清光绪年间残碑记载:“重修泰山行宫”,碑记内述舜帝东泰山路过此地居住,孔子周游列国在此讲学。相传春秋时期,公元前651年(桓公三十五年)齐桓公为防黄河水患,联已赵等国,修(古阳堤)太行堤,时因该村北依此堤故起名黄代。又传元
荣誉排行:
2023年9月,黄德镇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乡镇。
2023年7月,黄德镇获得2022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2020年9月,黄德镇被确定为2020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14年7月,黄德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历史沿革:
1949年前西部属延津县,余属滑县南五区。
1949年属封丘县。
1958年成立黄德公社。
1983年改设黄德乡。
1996年改置黄德镇。